[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7445.1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5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刚;朱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和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B07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 软管尾部 伺服电机 移动机架 爆机 压力传感器 上料机构 压力可调 依次相连 控制器 软管 成品率 成品区 回收区 输送机 运输板 出货 传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包括移动机架、运输装置、检测生产线和控制器,所述检测生产线设置在移动机架的上方,所述运输装置与检测生产线相连,所述运输装置和检测生产线均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相连的运输板和伺服电机,所述检测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料机构、输送机和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传动再由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每一根软管是否出现爆尾的情况,且压力可调,并通过回收区和成品区对产品进行区分设置,大大提高了出货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
背景技术
在化妆、日用、医药、食品行业中,用软管封装的产品很多,诸如洗面奶、牙膏、药膏、佐料等等。在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软管尾部爆尾,泄露等问题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泄露液体,污染打包的纸箱,导致成品的二次污染,会导致整体这批货物退回,影响公司信誉和形象。现在检测软管封装是通过人工抽检的方式来检测,唯一检测的方法就是用两个手指挤压来检测产品尾部是否封口,有无爆尾,泄露等问题,在通过人工在排箱的时候挑出部分已经泄露的产品,该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且检测压力不统一,不能保证出厂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软管爆尾检测效率低,不能保证出厂合格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包括移动机架、运输装置、检测生产线和控制器,所述检测生产线设置在移动机架的上方,所述运输装置与检测生产线相连,所述运输装置和检测生产线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相连的运输板和伺服电机,所述检测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料机构、输送机和检测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板、托板和第一推动气缸,所述托板设置在移动机架的上表面,且与运输板相连,所述第一推动气缸设置在托板上表面,所述输送机通过连接板设置在托板上方,所述输送机外表面设置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表面垂直设置有若干隔板,各个隔板之间设置有夹持区,所述第一推动气缸与夹持区相对设置,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输送机上方中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托架、光电检测传感器、第二推动气缸、回收区、下压气缸和成品区,所述托架横跨在输送机的上表面,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推动气缸设置在托架的同一侧,且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推动气缸均与夹持区的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回收区与第二推动气缸相对设置,且设置在托架的另一侧与夹持区的另一侧相对设置,所述下压气缸垂直设置在托架的上方,所述下压气缸与夹持区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成品区设置在输送机的尾端。
优选的,所述上料板与托板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还包括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下压气缸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液体回收机构,所述液体回收机构设置在下压气缸的正下方,所述液体回收机构横穿输送机,且设置在同步带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传动再由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每一根软管是否出现爆尾的情况,且压力可调,并通过回收区和成品区对产品进行区分设置,大大提高了出货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爆机可以自动检测软管的尾部是否合格,减少了人工成本,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回收区,可以对原材料进行再利用,节约了成本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软管尾部的压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机架,2-运输板,3-伺服电机,4-上料板,5-托板,6-同步带,7-隔板,8-托架,9-第二推动气缸,10-回收区,11-下压气缸,12-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和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和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7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