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6018.1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6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来交交;张明;王鸿章;贺茂军;王克魁;赵鹏;赵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5/00 | 分类号: | B65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刘湘舟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圆台形筒体 楼板 运输通道 支撑架体 标准节 垂直运输系统 建筑垃圾 框架结构 上大下小 无盖 上层 垃圾处理技术 水平限位杆 水平支撑杆 上下贯通 施工建筑 预留洞口 预留空间 入料口 上表面 下表面 底端 下层 楼层 | ||
1.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通道和支撑架体(3),运输通道设置在建筑内侧上下贯通的预留空间内,支撑架体(3)设置在运输通道的四周,用于围护运输通道;
每个楼层内的运输通道是由一个平台起始节(1)和若干个标准节(2)连接组成;
所述平台起始节(1)设置在上层楼板(71)的预留洞口(6)中,为上大下小、无盖无底的圆台形筒体,并且圆台形筒体顶端的一侧设有一入料口(11),所述平台起始节(1)搭放在支撑架体(3)上,并且下部穿过上层楼板(71)的预留洞口(6)至上层楼板(71)的下方,平台起始节(1)的下端部设置在标准节(2)的上端口中;
所述标准节(2)为上大下小、无盖无底的圆台形筒体,若干个标准节(2)均搭放在支撑架体(3)上,并且上下相邻两标准节(2)之间,位于上方的标准节(2)的下端部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标准节(2)的上端口中,靠近下层楼板(72)的标准节(2)的下端部设置在位于下层楼板(72)上的平台起始节(1)的上端口中;
所述支撑架体(3)包括由横杆(31)、纵杆(32)和立杆(33)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以及水平支撑杆(34)和水平限位杆(35),所述框架结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层楼板(71)的下表面和下层楼板(7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34)设置在支撑架体(3)的底端,呈井字形设置在平台起始节(1)的四周;所述水平限位杆(35)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体(3)上,呈井字形设置在标准节(2)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11)为平台起始节(1)顶端的一侧弧线段水平向外延伸、逐渐缩小形成的,入料口(11)下方侧壁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起始节(1)的顶端横截面为由两条相对的弧线段和两条对称线段围合而成的闭合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弧线段所在圆的半径之比为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起始节(1)的圆台形筒体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5-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起始节(1)的外侧壁上和标准节(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挂件(4),上下相邻的平台起始节(1)与标准节(2)之间,标准节(2)通过连接挂件(4)和钢链(5)挂接在平台起始节(1)上;上下相邻的标准节(2)与标准节(2)之间,位于下方的标准节(2)通过连接挂件(4)和钢链(5)挂接在位于上方的标准节(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2)的圆台形筒体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5-8°,标准节(2)上部的开口直径为下部开口直径的1.25-1.4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起始节(1)和标准节(2)均采用聚氯乙烯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60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政清洁车用倾卸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仓库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