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井下生产用水环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3459.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君强;蒋文明;刘杨;杜仕林;刘晓丽;陈义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张红凤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油管 中心体 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 双螺旋叶片 成型装置 生产用水 油田井下 进油口 稠油 套管 油水混合物 圆柱形管道 出口槽口 减阻技术 输送过程 竖向设置 外侧设置 油水分离 原油输送 环状流 壁侧 槽口 高粘 管壁 水环 油水 能耗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生产用水环成型装置,涉及高粘原油输送减阻技术领域。其包括进油管、中心体及双螺旋叶片,进油管为一竖向设置的圆柱形管道,进油管的底部设置有进油口,中心体位于进油管的轴心上,螺旋叶片安装在中心体上,当油水混合物经进油口进入进油管后,在一定流速下经过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以所述中心体为轴心360度旋转,并使得油相聚集在进油管的中心,水相分布在进油管靠近管壁侧;在进油管外侧设置有套管,在该套管上设置有进口槽口和出口槽口。利用双螺旋叶片将油水分离,形成稠油在进油管的中心,水环在进油管壁侧的油水环状流。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降低稠油在输送过程中的阻力,降低管道的输送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粘原油输送减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井下生产用水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轻质石油的不断开采,油田大多已经进入到稠油开采阶段。然而由于稠油的粘度较高,流动性差,开采过程中极易粘附在井筒内壁面上,造成井筒结垢、结蜡、腐蚀甚至堵塞等问题,且会增大开采能耗。因此亟需新型稠油开采技术来降低成本,减少能耗。
水环开采技术是将低粘度的水控制在管道内壁面处,稠油控制在流体核心处。通过环状水环包裹着核心油流向上运动,避免稠油与管内壁接触,达到减小井筒结垢、结蜡、腐蚀、堵塞及摩阻等问题,从而达到延长井筒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并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目前,现有技术中水环开采技术所需装置的研究较少,因此,丞需一种装置来降低稠油输送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井下生产用水环成型装置,其可以降低稠油在输送过程中的阻力,降低管道的输送能耗。
其技术解决方案包括:
一种油田井下生产用水环成型装置,其包括进油管、中心体及双螺旋叶片,所述的进油管为一竖向设置的圆柱形管道,所述进油管的底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中心体位于所述进油管的轴心上,所述的螺旋叶片安装在所述中心体上,当油水混合物经所述进油口进入进油管后,在一定流速下经过所述螺旋叶片,所述的螺旋叶片以所述中心体为轴心360度旋转,并使得油相聚集在所述进油管的中心,水相分布在进油管靠近管壁侧;
所述的进油管外侧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油管的外径,所述套管用于支撑所述进油管,所述套管的中下部开设有进口槽口,其顶部设置有出口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上述中心体为一实心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油管、其内部的中心体及双螺旋叶片相互配合,当含水原油经过双螺旋叶片时,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低粘度的水偏移到贴近进油管内壁的一侧,高粘度的原油聚集在进油管的中心。此时水包裹着油形成核心环状流,即水环。中心体将双螺旋叶片固定在进油管与中心体之间。水环沿着进油管向上流动,大大降低了流动过程的阻力。由于进油管垂直放置,油水只受到沿着管道向下的重力和切向力,因此形成的水环不容易偏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水环输送高粘原油。
在进油管外侧设置有套管,套管优选为高强度套管,可以对进油管进行支撑,增强其稳定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输送高粘原油时,可以不通过外加能量,利用井下余压将油水均相流导入油管,利用固定的双螺旋叶片将油水分离,形成稠油在进油管的中心,水环在进油管壁侧的油水环状流,大大降低了输送过程中的阻力,降低了管道的输送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平面图;
图3为图2的A-A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3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