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短脉冲自相关仪校准的脉宽可调标准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73312.7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超;应承平;吴斌;杨延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林琪超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校准 飞秒光纤激光器 光纤起偏器 保偏光纤 超短脉冲 自相关仪 输出光 标准源装置 脉宽可调 本实用新型 输出光脉宽 法兰连接 方向保持 管理控制 现场校准 标准源 偏振态 双脉冲 自相关 脉冲 法兰 偏振 跳线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超短脉冲自相关仪校准的脉宽可调标准源装置,属于超短脉冲自相关仪校准领域,装置包括飞秒光纤激光器,飞秒光纤激光器连接有光纤起偏器,光纤起偏器连接有保偏光纤法兰,保偏光纤法兰连接有多根不同长度的保偏光纤跳线,飞秒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光的偏振方向与光纤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保持一致。本装置输出光的脉冲宽度可进行有效的调节,通过明确的输出光偏振态管理控制方法,避免现有技术容易出现的双脉冲或复杂啁啾特性。标准源输出光脉宽调节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高效的应用于自相关仪的校准尤其是现场校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短脉冲自相关仪校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短脉冲自相关仪校准的脉宽可调标准源装置。
背景技术
超短脉冲自相关仪是测量飞秒激光脉冲宽度的有效工具,利用分束、合束相关和渐变延时等技术,将飞秒脉冲的时间宽度转变为空间长度进行测量,它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转稳定,被广泛应用于飞秒激光时域脉冲宽度测量。
近年来,随着业界对飞秒激光的量化控制要求不断提高,飞秒激光脉冲宽度的准确测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如何对自相关仪进行有效、全面的校准也成为业界的关注重点。国家质检总局在2014年发布了超短脉冲自相关仪的校准规范,明确了自相关仪脉宽测试的校准方法:通过飞秒激光器和色散调节器产生一系列不同脉冲宽度的激光脉冲,标准自相关仪对其脉冲宽度进行定标,然后接入待校自相关仪进行校准。
为了得到自相关仪校准所需的不同脉冲宽度的激光脉冲,目前通常两种技术方案:1)空间光型,飞秒激光器采用空间光输出,色散调节器采用光栅对,通过改变光栅对间距实现对飞秒激光脉冲宽度的控制;2)光纤型,飞秒激光器采用光纤光输出,色散调节器采用不同长度光纤跳线,通过改变光纤跳线长度实现对飞秒激光脉冲宽度的控制。
空间光法对光路要求很高,每次改变光栅对间距都需要对整体光路进行重新调整,重复性较差,每次改变光栅对间距后都需要再通过标准自相关仪对脉宽进行校准,另外使用光栅对会降低激光光斑质量,插入损耗也比较大。总体来讲,空间光法操作繁琐,精度不高,且不方便现场计量。
光纤法操作简单方便,但目前的方法是直接连接飞秒激光器尾纤与不同长度的光纤跳线,由于飞秒激光器尾纤输出光很难做到准确的水平或垂直线偏振光,造成飞秒激光经过光纤跳线后极易出现现双脉冲或复杂啁啾特性,导致自相关测试结果波动或自相关仪无法正常计算脉宽,影响校准工作的正常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脉宽控制技术在自相关仪校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超短脉冲自相关仪校准的脉宽可调标准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超短脉冲自相关仪校准的脉宽可调标准源装置,包括飞秒光纤激光器,飞秒光纤激光器连接有光纤起偏器,光纤起偏器连接有保偏光纤法兰,保偏光纤法兰连接有多根不同长度的保偏光纤跳线;
飞秒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光的偏振方向与光纤起偏器的起偏方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所述飞秒光纤激光器为光纤接口型,飞秒光纤激光器的内部已进行针对外接光纤的色散预补偿,飞秒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光为垂直或水平的线偏振态光,飞秒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光具有稳定的脉宽、功率和重复频率。
优选地,所述飞秒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光通过光纤起偏器进行脉宽压缩和偏振控制,之后,光纤起偏器输出的飞秒脉冲为高消光比线偏振光,光纤起偏器输出的飞秒脉冲的脉宽在100fs以下,光纤起偏器输出的飞秒脉冲为高斯型或双曲正割型。
优选地,所述光纤起偏器的输出光通过保偏光纤法兰进入保偏光纤跳线中,使保偏光纤跳线输出的飞秒激光保持为线偏振光。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3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