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腿部及脚踝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0171.3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9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蕊;杨震;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代理公司: | 11670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颖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 韧带 躺椅 齿轮 腿部肌肉 弹力带 凸轮杆 滑板 脚部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装置 磁头 本实用新型 电机带动 健身器材 脚踏踏板 脚踝部位 前后倾斜 凸轮转动 连接杆 用户脚 脚踝 穴位 脉冲 滑轨 腿部 恢复 电机 帮助 康复 刺激 受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腿部及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躺椅、滑轨、滑板、连接杆、踏板、凸轮杆一、齿轮一、凸轮杆二、齿轮二、齿轮三、电机、弹力带、凸轮一、凸轮二,用户脚踏在踏板上,通过电机带动两凸轮转动,从而导致踏板前后倾斜,帮助韧带受伤患者恢复韧带,踏板上设有脉冲磁头,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对脚下穴位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滑板和躺椅之间设有弹力带,患者坐在躺椅上,脚踏踏板进行伸腿和缩腿动作,帮助患者恢复腿部肌肉,本装置实用性强,针对韧带脚踝部位的康复,同时又能作为健身器材对腿部肌肉进行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腿部及脚踝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脚踝扭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体育伤病,当脚踝或足部因为翻转、扭伤或受到过大外力时,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会受到过度拉伸或被撕裂。当扭伤严重时,在康复的过程需要进行脚踝灵活性训练,即让踝关节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运动。目前,在中国脚踝康复训练主要靠医师用手对患者脚踝部位以一定的方向和速度反复转动,医疗的过程也主要由医师的经验来把握。然而,医师数量有限而患者较多时便不易使所有患者都得到及时的康复训练,此时如果借助医疗机械进行康复便有很大希望提高康复的效率和效果。随着医疗机械的不断发展,很多研究者利用机械学、力学、电磁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医学理论设计出新的康复训练方法。
关于踝关节康复装置主要包括护具类和恢复训练类,护具类装置虽然在踝关节的康复期给予踝关节全面保护,同时也阻碍了踝关节康复速度,踝关节部位得不到有效的康复训练,一定程度上会让患者在有效的康复期内得不到有效的康复效果,恢复训练类大多数只是单纯的针对踝关节,由于踝关节受伤导致腿部肌肉长时间不锻炼,肌肉会有所退化,所以不光要针对踝关节做康复训练,还有对腿部肌肉做训练,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恢复效果好的腿部及脚踝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腿部及脚踝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躺椅、滑轨、滑板、连接杆、踏板、凸轮杆一、齿轮一、凸轮杆二、齿轮二、齿轮三、电机、弹力带、凸轮一、凸轮二,所述滑轨有两个,两个滑轨分别横向连接在躺椅的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滑轨的内部,所述连接杆有两个,两个连接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滑板左右两侧的中部,所述踏板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连接杆的上端,所述凸轮杆一有两个,两个凸轮杆一左右对称分布在滑板的前侧,两凸轮杆一的上端之间横向贯穿有轴一,所述凸轮一活动穿套在所述轴一的中心位置,所述齿轮一连接在轴一的左端,所述凸轮杆二有两个,两个凸轮杆二左右对称连接在滑板的后侧,两凸轮杆二的上端之间横向贯穿有轴二,所述凸轮二活动穿套在所述轴二的中心位置,所述齿轮二连接在轴二的左端,所述齿轮三设在齿轮一和齿轮二的下方,且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分别与齿轮三啮合,所述电机固定在齿轮三的左端,且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三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后侧面设有5个挂环一,所述躺椅的前侧设有5个挂环二,所述弹力带的两端设有挂钩,所述弹力带通过挂钩连接在挂环一与挂环二之间,躺椅的的右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电机和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四个小轮,所述小轮位于滑轨之中,减小滑板与滑轨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内部设有脉冲磁头,所述脉冲磁头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脉冲磁头对脚部穴位刺激,会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活血消肿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躺椅的表面设有软垫,躺椅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把手,患者通过把手借力,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和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的外侧设有保护壳,保护壳防止异物进入齿轮,影响装置的传动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0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助产器
- 下一篇:一种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