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式电机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9622.1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7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栋;毕新忠;唐守忠;侯卫山;常庆霞;董敏;杨亚红;何春香;梁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国栋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油管 双作用液压缸 液压缸底座 电机滑轨 液压式电机 调整装置 连接端子 微型液压 柱塞 泵站 皮带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 抽油机电机 减压阀压力 伺服比例阀 铰链链接 皮带松紧 皮带张紧 油田注水 油箱连接 中间连接 单向阀 前底板 增压泵 角钢 四通 油田 试验 岗位 保证 生产 | ||
一种液压式电机调整装置,包括电机滑轨、液压缸底座、双作用液压缸、柱塞、连接端子、后高压油管、前高压油管、微型液压泵站;所述液压缸底座固定在电机滑轨的后角钢的中间,双作用液压缸与液压缸底座通过铰链链接,双作用液压缸内的柱塞的顶部通过连接端子与电机滑轨的前底板中间连接,后高压油管、前高压油管分别与双作用液压缸的前端、后端连接,在后高压油管、前高压油管之间设有微型液压泵站的四通伺服比例阀,前高压油管与单向阀连接,后高压油管与油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试验减压阀压力设定为6.48MPa皮带松紧合适,用于油田注水增压泵、抽油机电机皮带张紧自动控制,提高皮带传动效率,减轻岗位工人劳动强度,保证油田正常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水增压泵、抽油机电机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液压式电机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生产中,注水增压泵、抽油机电机皮带的张紧一般是通过人工旋转电机底座顶丝实现电机水平移动,从而张紧皮带。此方法结构简单,操作也比较简便,但同样需要人工定期操作,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皮带松弛,皮带传动效率下降,严重时皮带容易烧断,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式电机调整装置,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滑轨、液压缸底座、双作用液压缸、柱塞、连接端子、后高压油管、前高压油管、微型液压泵站;其特征是:所述液压缸底座固定在电机滑轨的后角钢的中间,双作用液压缸与液压缸底座通过铰链链接,双作用液压缸内的柱塞的顶部通过连接端子与电机滑轨的前底板中间连接,后高压油管、前高压油管分别与双作用液压缸的前端、后端连接,在后高压油管、前高压油管之间设有微型液压泵站的四通伺服比例阀,前高压油管与单向阀连接,后高压油管与油箱连接。
上述一种液压式电机调整装置中的微型液压泵站由四通伺服比例阀、单向阀、压力继电器、油泵、油箱、减压阀组成,采用直流电机驱动油泵,油泵通过单向阀与四通伺服比例阀连接,四通伺服比例阀通过后高压油管和前高压油管与双作用液压缸连接,驱动双作用液压缸的柱塞前、后运动。
上述一种液压式电机调整装置中的压力继电器,当液压系统中流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发出指令,使微型液压泵站的直流电机停止运转,双作用液压缸内压力保持一定压力,当液压系统中流体压力下降到预定值时,发出指令,使微型液压泵站的直流电机启动运转,输出液压动力,如此往复,实现双作用液压缸的柱塞前、后运动的自动控制,柱塞带动前底板前、后运动,由于电机固定在后底板、前底板上,从而实现电机的自动调整。
工作原理
微型液压泵站动力油经单向阀至双作用液压缸,进口压力由控制直流电机的压力继电器限定,并在上、下限之间波动。将减压阀压力设定在压力继电器下限之下,这样可确保压力管路始终有动力油供应,并因为减压阀的作用而保持压力稳定不变,双作用液压缸的柱塞连接电机可调底座,柱塞的伸缩变更为电机的移动实现皮带张紧;调整减压阀的出口压力可改变柱塞的推力,从而改变电机皮带的张紧程度,由于减压阀出口压力稳定,不受进口压力影响,因而可确保电机张紧力基本恒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试验减压阀压力设定为6.48MPa皮带松紧合适,用于油田注水增压泵、抽油机电机皮带的张紧自动控制,提高皮带传动效率,减轻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油田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0-电机滑轨、0-1.滑杠、0-2.滑套、0-3.后底板、0-4.固定螺杆、0-5.前角钢、0-6.前底板、0-7.后角钢;1-液压缸底座、2-双作用液压缸、3-柱塞、4-连接端子、5-后高压油管、6-前高压油管、7.-微型液压泵站、7-1.四通伺服比例阀、7-2.单向阀、7-3.压力继电器、7-4.油泵、7-5.油箱、7-6.减压阀;T.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国栋,未经杜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9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