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9222.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1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福;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九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壳体 新能源客车 扬声器 防水透气膜 线路板 电动汽车 连接孔 上壳体 提醒器 本实用新型 扬声器引线 三角分布 依次布置 自攻螺丝 角支架 连接角 透音孔 外侧壁 底盘 车头 腔内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设置于新能源客车的底盘上或者新能源客车的车头内部,包括彼此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构成型腔,下壳体的外侧壁连接角支架,角支架与下壳体的连接面上开设构成三角分布的连接孔,连接孔上设置自攻螺丝,所述的型腔内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防水透气膜、线路板、扬声器,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设置于下壳体的透音孔处,所述的线路板与扬声器之间设置扬声器引线。装置于新能源客车上,结构简单,装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客车,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客车,现有的最主要的应用是电动汽车。由于其是电机驱动等构件完成的,行驶状态声音较小,特别是低速状态行驶,行驶状态声音很小,这样就存在新能源客车在闹市低速行驶,由于行驶时声音很小,行人很难听到而注意,鸣笛提醒又很不文明,有些路段更是明文规定禁止鸣笛,这样就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装置于新能源客车上,结构简单,装置方便。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设置于新能源客车的底盘上或者新能源客车的车头内部,包括彼此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构成型腔,下壳体的外侧壁连接角支架,角支架与下壳体的连接面上开设构成三角分布的连接孔,连接孔上设置自攻螺丝,所述的型腔内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防水透气膜、线路板、扬声器,所述的防水透气膜设置于下壳体的透音孔处,所述的线路板与扬声器之间设置扬声器引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路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驱动扬声器的语音功放芯片、存储模拟新能源客车发动机声音信息的语音信息存储模块、开关电源模块、与新能源客车控制器连接的CAN总线。
进一步的,下壳体的四个角部对称设置有四组卡爪,所述的四组卡爪与上壳体上对应的四组扣槽构成扣合。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散热片。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角支架连接于新能源客车的底盘上或者新能源客车的车头内部,结构简单,装置方便。角支架通过自攻螺丝与三角分布的连接孔连接构成扣合的上壳体、下壳体的稳定连接,并通过防水透气膜设置于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的透音孔处,保证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的防水和气密性。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扣合结构,装配和检修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设置于新能源客车的底盘上或者新能源客车的车头内部,包括彼此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构成型腔,下壳体2的外侧壁连接角支架3,角支架3与下壳体2的连接面上开设构成三角分布的连接孔,连接孔上设置自攻螺丝4,所述的型腔内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防水透气膜7、线路板5、扬声器6,所述的防水透气膜7设置于下壳体2的透音孔处,所述的线路板5与扬声器6之间设置扬声器引线8。
本实用新型通过角支架3连接于新能源客车的底盘上或者新能源客车的车头内部,结构简单,装置方便。角支架3通过自攻螺丝4与三角分布的连接孔连接构成扣合的上壳体1、下壳体2的稳定连接,并通过防水透气膜7设置于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的透音孔处,保证电动汽车低速行人提醒器的防水和气密性。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扣合结构,装配和检修十分方便。
将本实用新型装置于新能源客车的底盘上或者新能源客车的车头内部,通过线路板5与新能源客车的控制器连接,当新能源客车的控制器检测到车辆速度由0-30Km/h,线路板5驱动扬声器6发出模拟引擎的声音,以示提醒行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九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九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9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汽车喇叭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撞报警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