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凿岩机钎尾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9163.7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胜;何小宏;张鹏飞;郑伟;李致宇;张海刚;李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30 | 分类号: | E21B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261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钎尾套 钎杆 减振材料 六方内孔 耐磨性能 减振 本实用新型 凿岩机 孔口 钎肩 耐磨橡胶 扭矩传递 形状设置 旋转冲击 应力集中 体内部 硫化 粘接 磨损 断裂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凿岩机钎尾套,包括钎尾套体,钎尾套体内设置有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减振材料,减振材料为耐磨橡胶,且通过硫化的方式粘接在钎尾套体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振材料,可避免钎杆扭矩传递中的旋转冲击,降低六方内孔的磨损,保护和提高了钎尾套和钎杆的寿命,通过将减振材料的六方内孔孔口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实现了钎杆在反打过程中六方内孔孔口与钎杆钎肩的紧密结合,防止应力集中造成钎杆钎肩的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凿岩机扭矩传递用钎尾套,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凿岩机钎尾套。
背景技术
气动凿岩机广泛应用于煤炭、矿业等工程领域,通过气动凿岩机对不同岩体进行钻孔作业,为后续炸药安设打下基础。作业中易损件的寿命是影响整机寿命的关键,钎尾套是气动凿岩机的易损件之一,在凿岩机系统中它与钎杆的钎肩配合,在工作过程中将活塞的打击能量传递给钎杆,并通过钻头完成一次凿岩后,有部分能量沿钎杆返回,对于钎杆直接接触的钎尾套有反打冲击破坏,使钎尾套成为凿岩机系统的易损件。常出现的故障是:①、钎尾套裂;②、内六方磨损。因此,如何消除或降低钎杆对钎尾套反打造成的破坏,是提高凿岩机整体寿命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吸能和减振材料的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凿岩机钎尾套,以提高钎尾套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凿岩机钎尾套,包括钎尾套体,钎尾套体内设置有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减振材料,减振材料为耐磨橡胶,且通过硫化的方式粘接在钎尾套体内部。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材料的长度L/2>I,其中L为钎尾套体的长度,I为减振材料的长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材料的厚度为b,且2<b<3mm。
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材料的一端设置为六方内孔孔口,六方内孔孔口的纵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优化:所述该弧形结构为R5±1mm。
进一步优化:所述钎尾套体内开设有六方内孔,六方内孔的内部开设有能容纳减振材料的凹槽。
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材料的形状与六方内孔的形状相匹配。
使用时,减振材料可避免钎杆扭矩传递中的旋转冲击,降低六方内孔的磨损,保护和提高了钎尾套体和钎杆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振材料,可避免钎杆扭矩传递中的旋转冲击,降低六方内孔的磨损,保护和提高了钎尾套和钎杆的寿命,通过将减振材料的六方内孔孔口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实现了钎杆在反打过程中六方内孔孔口与钎杆钎肩的紧密结合,防止应力集中造成钎杆钎肩的断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钎尾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钎尾套体;2-减振材料;3-钎杆;4-减振材料孔口;5-钎杆钎肩;6-六方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凿岩机钎尾套,包括内部为中空的钎尾套体1,钎尾套体1内设置有具有减振耐磨性能的减振材料2。
所述钎尾套体1内安装有钎杆3,钎杆3上设置有钎杆钎肩5。
所述减振材料2为耐磨橡胶,且通过硫化的方式粘接在钎尾套体1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9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通信的卷帘门地钩锁
- 下一篇:一种凿岩机钎尾套用拆卸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