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分离压缩空气与保护渣的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8825.9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4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桑建伟;赵亚龙;史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远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渣 分离器本体 挡板 压缩空气 滤网 分离器 内壁 本实用新型 颗粒保护渣 过滤作用 内壁连接 使用寿命 一端连接 重力下落 不接触 上表面 上端 浇注 并靠 下端 出口 烟尘 拦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浇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压缩空气与保护渣的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的下端设有保护渣出口,所述分离器本体的第一侧设有入口,所述第一侧的内壁与第一滤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网的另一端与挡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挡板的一端与第二侧的内壁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靠近不接触所述第一侧的内壁,所述分离器本体的上端设有第二滤网。在第一滤网的过滤作用下,大部分颗粒保护渣被拦截并靠自身重力下落经保护渣出口进入中包,同时大部分压缩空气在挡板的作用下混带粉末状的保护渣向上流动,有效防止大量压缩空气和保护渣一起进入中包,杜绝较大烟尘的产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浇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压缩空气与保护渣的分离器。
背景技术
渣保护浇注是钢浇注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工艺,是指在浇注过程中,表面覆盖在钢锭模或结晶器内钢液面上起稳定浇注操作和改善钢表面质量的一种保护渣。
保护渣的添加方式主要是人工添加,该方式具有随意性,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有的钢坯局部因没有保护渣有裂缝。而且,由于铁水温度极高,易飞溅,人工添加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加快,人工费用增加,为了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危险系数,适时产生了自动加渣系统,如图1所示,它主要是通过控制电机转速,保证均匀加渣,保护渣的主要动力就是压缩空气的流动。此方式基本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式的加渣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工人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只需要适时通过工业报警提醒给料仓加合适的保护渣即可。但是随之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压缩空气和保护渣一起进入中包,造成现场烟尘较大,生产平台上的环境非常恶略,对人员身体及设备寿命均造成极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分离空气与保护渣的分离器,以解决现有保护渣添加时现场烟尘大,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分离压缩空气与保护渣的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的下端设有保护渣出口,所述分离器本体的第一侧设有用以通入压缩空气和保护渣的入口,所述第一侧的内壁与用以分离压缩空气与保护渣的第一滤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网的另一端与挡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与所述第一侧对应的第二侧的内壁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靠近不接触所述第一侧的内壁,所述分离器本体的上端设有压缩空气出口,所述压缩空气出口处设有第二滤网。
其中,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挡板之间的夹角为80°~100°。
其中,所述分离器本体的上端侧设有用以防护所述第二滤网的防护板。
其中,所述分离器本体的上端侧设有周向均匀设有四个连接柱,所述防护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柱的上侧。
其中,所述第一滤网的宽度与所述第一侧的宽度相同。
其中,所述挡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侧的宽度相同。
其中,所述入口设于所述第一侧的中部。
其中,所述第一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的内壁焊接,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的内壁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滤网的一端与所述挡板的上表面焊接。
其中,所述分离器本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远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远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8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铜粉吸集器
- 下一篇:一种负压除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