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堤道路增设的行人行车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68655.4 | 申请日: | 201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韩常青;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创众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华冰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桩 行车道 增设 路堤 本实用新型 道路边坡 混凝土带 预制梁 城市道路交通 浇筑混凝土 道路路基 路堤边坡 人行步道 施工工期 有效缓解 自行车道 踏板 露出边 边坡 浇筑 占用 土地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堤道路增设的行人行车道结构,包括打入道路边坡路面的微型桩,所述微型桩顶部型钢露出边坡路面,所述微型桩上部位于边坡路面处浇筑有混凝土带,所述混凝土带上设置有预制梁,所述预制梁上设置踏板,所述微型桩为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路堤道路增设的行人行车道结构,在现有道路路堤边坡上增设,通过在道路边坡打入微型桩群,露出型钢,进一步浇筑混凝土带,建设道路路基,达到增设人行步道或者自行车道的目的的同时,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堤道路增设的行人行车道结构。
背景技术
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一般位于车行道的两侧。人行道按功能可简单的划分为:路牙沿、附属设施功能带、盲道、人行道、退让线五个部分,虽然每个部分看似简单,但在城市道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将这五个部分进行合理的整和,加以改进就能发挥更高的效能。
人行道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化城市中,用地的问题总是制约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基础建设中矛盾更为突出,土地在利用需求和城市发展储备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城市道路中的人行道空间利用更趋明显,地下是各类管线的“大本营”,被路灯、供电、通讯等管线所盘踞;地面是各种附属设施的“根据地”,被绿化、广告、书报亭等设施所占领。人行道在利用上不堪重负。
特别对于路堤道路,因其为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断面图一般呈凸的正“八”字型。在此道路上增设人行道,占地面积大、费用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因此,必须合理、充分地利用人行道的有限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路堤道路增设的行人行车道结构,容易施工,且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对周边环境不良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堤道路增设的行人行车道结构,包括打入道路边坡路面的微型桩,所述微型桩顶部型钢露出边坡路面,所述微型桩上部位于边坡路面处浇筑有混凝土带,所述混凝土带上设置有预制梁,所述预制梁上设置踏板,所述微型桩为两个以上。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在预制梁底面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一端锚固在预制梁的端部,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固定在混凝土带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高度从预制梁侧端部向混凝土带侧端部递增。
优选的,在混凝土带和预制梁之间设置有排水沟,在所述排水沟内预埋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内还设置有绿化单元。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踏板外侧、与所述预制梁端部固定连接的栏杆。
优选的,所述预制梁与踏板之间设置有龙骨,并通过龙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制梁通过型钢安装在混凝土带上,并通用螺帽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通过锚栓锚固在所述预制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路堤道路增设的行人行车道结构,在现有道路路堤边坡上增设,通过在道路边坡打入微型桩群,露出型钢,进一步浇筑混凝土带,建设道路路基,达到增设人行步道或者自行车道的目的的同时,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路堤道路增设的行人行车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创众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创众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86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