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67161.4 | 申请日: | 201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伟;杨越峰;陈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入光面 侧缘 微结构 背光模块 出光面 导光板 弧形表面 逐渐增加 邻近 棱线 纹路 本实用新型 发光元件 反射元件 方向延伸 光学膜片 弧形侧面 呈柱状 底面 干涉 申请 | ||
一种导光板,具有相邻的入光面、出光面及底面,入光面设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出光面设有多个第二微结构。第一微结构分别呈柱状且具有面向远离入光面方向的弧形侧面。第二微结构分别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延伸且具有第一侧缘、第二侧缘及弧形表面,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弧形表面连接于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之间且具有棱线,棱线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所述导光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以及反射元件和光学膜片。借由本申请的上述结构设计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与干涉纹路,并提升背光模块的亮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习知的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及多个发光二极体,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及邻接于入光面的出光面,发光二极体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导光板的将光线导引至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所述发光二极体是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依序配置于入光面旁,且与相邻两发光二极体的间隔距离(P),导光板对应显示器的主动区(active area)的区域与导光板的边缘之间具有一距离(A),当A/P值过小时,各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会使导光板的出光面靠近入光面处形成明暗交替的亮区与暗区,即亮暗不均(hot spot)的现象。
习知的一种导光板,于出光面上配置由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方向延伸的半圆柱状(lenticular)结构来增加背光模块的亮度及遮蔽性,但改善亮暗不均的能力有限。习知的另一种导光板,于入光面上设置具有弧形侧面的凸块(R-cut)结构来改善亮暗不均的现象,但反而使背光模块的亮度降低。若同时采用上述半圆柱状结构及凸块结构,则会于出光面上产生干涉纹路,故上述半圆柱状结构及凸块结构并无法搭配使用。
此外,对于薄型显示器而言,导光板的厚度一般要求为0.5厘米(mm)以下,但受限于模具,习知技术尚无法使用凸块结构改善薄型显示器的亮暗不均问题。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习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避免产生干涉纹路及优化背光模块的亮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导光板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避免产生干涉纹路及优化背光模块的亮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以及与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底面,入光面设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出光面设有多个第二微结构。所述第一微结构分别呈柱状,且分别具有弧形侧面,弧形侧面面向远离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二微结构分别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延伸,且各所述第二微结构具有第一侧缘、第二侧缘及弧形表面,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弧形表面连接于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之间,且弧形表面具有棱线,棱线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上述的导光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中,藉由于入光面上配置有所述第一微结构及于出光面上配置有所述第二微结构的结构设计,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与干涉纹路,并提升背光模块的亮度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71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系统及掩模板
- 下一篇:一种防止亮边的导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