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主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3243.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4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健铭 |
主分类号: | F01P7/08 | 分类号: | F01P7/08;F01P5/02;F01P7/12;F04D29/70;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主动板 防尘罩 硅油风扇离合器 迷宫槽 外壁 硅油储油腔 紧密贴合 密封垫圈 发动机 套接 贯穿 散热器 冷却风量 散热能力 大负荷 冷却液 驱动轴 热状况 水泵轴 温感器 壳体 焊接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主动板,包括主动板,风扇和硅油储油腔,主动板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风扇,主动板的外壁套接有迷宫槽,风扇的外壁紧密贴合有风扇防尘罩,风扇防尘罩远离主动板的一侧紧密贴合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远离风扇防尘罩的一侧贯穿连接有驱动轴,迷宫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硅油储油腔,迷宫槽与风扇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主动板的上方焊接有温感器,风扇防尘罩的外壁套接有水泵轴。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热状况随时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由于夏季,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下工作,冷却液的温度很高时,风扇需要高速旋转以增加冷却风量,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主动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主动板。
背景技术
主动板是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主要零件,它随驱动轴一起旋转,两面均有许多迷宫槽,利用硅油剪切粘力传递扭矩,从而带动壳体和风扇转动。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热状况随时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由于夏季,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下工作,冷却液的温度很高时,风扇需要高速旋转以增加冷却风量,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冬季,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或在汽车高速行驶有强劲的迎面风吹过散热器时,风扇如果继续高速旋转会白白消耗发动机功率,而且还产生很大的噪音,此时风扇需要低速旋转。
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原理是利用散热器后面空气的温度,通过感温器自动控制风扇离合器的脱开和啮合,温度低时,硅油不流动,风扇离合器分离,风扇转速减慢,基本上是空转,温度高时,硅油的粘度使风扇离合器结合,于是风扇和水泵轴一起高速旋转,起到调节发动机温度的作用,通过水雾喷嘴对主动板进行均匀喷洒,实现冷却降温。
主动板的结构特点是在两面都有许多又深、又窄的迷宫槽,迷宫槽只有1.5毫米宽,槽的深度为4.5毫米,不易压铸出来,且此处较厚。原来主动板毛坯的迷宫槽部位,均是直接加工出来的,由于是双面深加工,因加工部位厚度又很大,铸件的气孔较多,较大,一直是难解决的问题,其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废品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炼机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原来主动板毛坯的迷宫槽部位,均是直接加工出来的,由于是双面深加工,因加工部位厚度又很大,铸件的气孔较多,较大,一直是难解决的问题,其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废品率高的问题,解决了铸件深加工后的气孔多问题,又省料,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主动板,包括主动板,风扇和硅油储油腔,所述主动板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风扇,所述主动板的外壁套接有迷宫槽,所述风扇的外壁紧密贴合有风扇防尘罩,所述风扇防尘罩远离所述主动板的一侧紧密贴合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远离所述风扇防尘罩的一侧贯穿连接有驱动轴,所述迷宫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硅油储油腔,所述迷宫槽与所述风扇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主动板的上方焊接有温感器,所述风扇防尘罩的外壁套接有水泵轴,所述主动板的上方位于所述迷宫槽与所述风扇之间贯穿连接有水雾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主动板防尘罩,所述主动板防尘罩的外型呈“圆柱”筒状,且所述主动板防尘罩可沿平行于所述主动板的方向进行转动,并且主动板防尘罩与风扇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远离所述水雾喷嘴的一侧贯穿连接有冷却液储存箱,所述冷却液储存箱呈“长方体”形,并且所述冷却液储存箱平行于所述主动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套接有驱动轴转速调节阀,所述驱动轴转速调节阀呈“圆形”环状,且所述驱动轴转速调节阀可以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心方向进行转动,并且驱动轴转速调节阀与主动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的外壁紧密贴合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呈“圆形”环状,且所述隔热层可沿垂直于所述风扇的方向移动,并且所述隔热层与所述风扇轴心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健铭,未经张健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3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冷却风扇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安全稳定的汽车节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