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智能模块电压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60850.2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8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高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智能 接通 三端稳压模块 电压控制 接线端子 控制电路 模块电压 整流模块 本实用新型 控制三极管 二极管 控制电压 模块提供 切换方便 输出直流 输入交流 电位器 高电压 三极管 电容 地线 电阻 输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智能模块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接线端子、整流模块U1、三端稳压模块U2、电位器RP1~RP3、二极管D1~D3、电阻R1~R3、电容C1~C4、三极管Q1,其中接线端子包括1~9号端子,1号、2号端子输入交流16伏,经整流模块U1变为直流,经三端稳压模块U2输出直流12V,5号端子是12V,5号端子与7号端子接通为高电压控制;5号端子与8号端子接通为中电压控制;5号端子与9号端子接通为无电压控制;3号端子为地线,4号端子通过调整RP1~RP3控制三极管Q1的输出,达到控制电压的目的。此实用新型给不同三相智能模块提供需要的不同电压,保证切换方便,工作可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智能模块电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有些时候三相智能模块需要不同的工作电压。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多次调压的方式对不同三相输入电压进行动态调压。这种方式调整电压非常繁琐,响应时间较长,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智能模块电压控制电路,使其直接通过开关控制给不同的三相智能模块提供需要的不同电压,保证其切换方便,工作可靠、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智能模块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接线端子、整流模块U1、三端稳压模块U2、电位器RP1~RP3、二极管D1~D3、电阻R1~R3、电容C1~C4、三极管Q1, 其中接线端子包括1~9号端子,1号端子和2号端子输入16V交流电源,经过电容C1并联后与整流模块U1的交流电源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U1的负极与3号端子连接,3号端子接地,整流模块U1的正极与三端稳压模块U2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2的第一端与整流模块U1的负极连接,第二端与三端稳压模块U2的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模块U2的输出端与6号端子连接,6号端子与5号端子连接,三端稳压模块U2的公共端与3号端子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与三端稳压模块U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3号端子连接;7号端子与电位器RP1的第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中间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位器RP1的第三端与3号端子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8号端子与电位器RP2的第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中间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位器RP2的第三端与3号端子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9号端子与电位器RP3的第一端连接,电位器RP3的中间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位器RP3的第三端与3号端子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一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端稳压模块U2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4号端子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另一路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3号端子连接;电容C4的第一端与3号端子连接,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与3号端子连接,第二端与4号端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模块U1的型号为KBP307G。
进一步的,所述三端稳压模块U2的型号为7812。
进一步的,所述电位器RP1~RP3型号均为W502。
进一步的,所述D1~D3型号均为IN4007。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型号为PN2222。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R3都为10kΩ。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为0.1μF,电容C2为2000μF,电容C3为50μF,电容C4为15μF。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高,未经孟庆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0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