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铁路的25号道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0452.0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波;庞玲;刘大园;王平;姚力;徐井芒;谭斌;李晓静;徐闯;任晋平;江万红;巫江;吴承锦;董远;郝远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睿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3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岔 侧向 缓和曲线 道岔板 高速铁路 叉心 高铁 辙叉 本实用新型 圆曲线 两段 直向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的25号道岔板,所述25号道岔板的整体可分为辙叉部分和叉心部分,所述辙叉部分包括两段总长度不小于13.8m的缓和曲线,且所述缓和曲线在长度不小于51.6m内过渡8段不同半径的圆曲线;所述叉心部分是通过缓圆变化的方式实现曲线的过渡和转换。本实用新型与25号道岔配套使用,可以使高铁的直向通过速度达到400km/h,高于18号和42号道岔的350km/h,使高铁的侧向通过速度达到160km/h,等于42号道岔的侧向通过速度,高于18号道岔通过速度,但道岔的总长度小于42号道岔,长于18号道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中道床结构工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铁路的25号道岔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正线道岔有18和42号两种。18号侧向通过速度为80km/h,42号侧向通过速度可以达到160km/h。
由于不同编号的道岔曲线半径不同,每组道岔的总长度也不同,列车通过的直向速度和侧向速度也各不相同,因此,道岔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制造成本不同。
众所周知,道岔依附在道床上,板式结构道床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本实用新型的涉及一种高速铁路25号道岔板,其特点是直向通过速度可以达到400km/h,高于18号和42号道岔的350km/h,侧向通过速度可以达到160km/h,等于42号的侧向通过速度,高于18号的通过速度。但道岔的总长度小于42号道岔,长于18号道岔。因此,极具经济性能和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速铁路的25号道岔板,具有更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具体的讲,其与25号道岔配套使用,可以使高铁的直向通过速度达到400km/h,高于18号和42号道岔的350km/h,使高铁的侧向通过速度达到160km/h,等于42号道岔的侧向通过速度,高于18号道岔通过速度,但道岔的总长度小于42号道岔,长于18号道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速铁路的25号道岔板,所述25号道岔板的整体可分为辙叉部分和叉心部分,所述辙叉部分包括两段总长度不小于13.8m的缓和曲线,且所述缓和曲线在长度不小于51.6m内过渡8段不同半径的圆曲线;所述叉心部分是通过缓圆变化的方式实现曲线的过渡和转换。
基于所述缓和曲线是侧通的引导线,且处于左右移动状态,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辙叉部分安装有5组转辙机,以此来控制所述辙叉部分的移动,并保持曲线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高铁的通过速度,所述叉心部分安装有3组转辙机,以此来达到列车高速通过的目的。
一种高速铁路的25号道岔板,所述25号道岔板可分解为26个道岔单元,分别命名为第1~26号道岔单元;所述26个道岔单元包括4类典型外观的形状特征,分别命名为第1~4类道岔单元;所述第1类道岔单元包括第1号道岔单元和第17号道岔单元;所述第2类道岔单元包括第6号道岔单元和第20号道岔单元;所述第3类道岔单元包括第2~5号道岔单元、第18号道岔单元和第19号道岔单元;第4类道岔单元包括第7~16号道岔单元和第21~26号道岔单元。
进一步,所述道岔单元包括一板体,在所述板体的板面上平行设置有若干个承轨台,在所述承轨台上根据道岔的线形角度预埋有若干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穿过所述承轨台伸入所述板体,在所述固定套管的四周环绕设置有一螺旋钢筋,在所述板体上设有一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上绑扎有一矩形钢筋,所述矩形钢筋与所述板体的底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板体上设有2~3个灌注孔,所述灌注孔贯穿所述板体,所述灌注孔内注有自密实混凝土,并使所述板体与所述矩形钢筋连成一体,形成一复合结构,进而可以增加道床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睿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睿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0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基涂层的复合铝箔纸
- 下一篇:轨道梁及轨道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