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排联接的电梯对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9846.4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蒋乐;伍世荣;伍永明;陈铭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重框架 对重装置 对重块 反绳轮 电梯对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上端 双排 联接 矩阵式排列 安装空间 尺寸结构 传动性能 电梯技术 连接组合 组合连接 钢丝绳 驱动 舒适性 中立柱 单台 立柱 绕行 上梁 下梁 分隔 紧凑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双排联接的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框架、对重块、反绳轮、驱动部分,所述的对重框架呈矩阵式排列组合连接,所述的对重框架底部上设有对重块,所述的对重块上端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反绳轮,所述的反绳轮通过钢丝绳绕行连接置于对重框架上端的驱动部分,所述的对重框架包括立柱、上梁、下梁、中立柱。本实用新型将对重框架进行分隔形成多个对重装置的安装空间,且至少两台尺寸结构相同的对重装置进行连接组合来增加对重装置的数量,从而降低对重装置上单台反绳轮与对重块的体积与质量,其整体结构紧凑,灵活性高,传动性能好有助于提高电梯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双排联接的电梯对重装置。
背景技术
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电梯负载重量,同时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铁块两部分组成。传统的电梯对重架大多数是由左右两条立柱和上下梁组成的框架结构,对重轮位于对重架结构上梁位置,但当轿厢自重或载重较大的时候,该对重结构需做得较宽或需配置数量较多体积较大的对重块,会对维护人员在进行检修时造成不便,且电梯运转过中不论从体积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其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的对重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灵活、传动性能好适合以满足重载电梯需要双开门使用的双排联接的电梯对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电梯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框架、对重块、反绳轮、驱动部分,所述的对重框架呈矩阵式排列组合连接,所述的对重框架底部上设有对重块,所述的对重块上端安装有配合使用的反绳轮,所述的反绳轮通过钢丝绳绕行连接置于对重框架上端的驱动部分,所述的对重框架包括立柱、上梁、下梁、中立柱,所述的对重框架上设有成对使用的立柱,所述的立柱上下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在上梁与下梁两侧,所述的上梁与下梁之间垂直固定有中立柱,所述的中立柱将对重框架分隔至少安装两套对重块与反绳轮的结构空间,所述的对重框架的上梁、下梁与立柱上分别设有平面垂直固定的过渡支架,所述的过渡支架将两台的对重框架进行连接固定形成双排联接对重。
优选地,所述的对重框架上的上梁与下梁均为两条“U”型钢呈空间夹合结构,所述的两条“U”型钢通过使用螺栓对两侧的立柱与中间的中立柱夹合固定形成通孔,所述的通孔处安装有反绳轮,所述反绳轮与驱动部分连接使用的钢丝绳经通孔引出。
优选地,所述的过渡支架包括框顶过渡支架与框边过渡支架,所述的框顶过渡支架通过使用螺栓将两台的对重框架上的上梁与下梁结构进行垂直连接固定,所述的框边过渡框架通过使用螺栓将两台的对重框架上的立柱结构进行垂直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双排联接对重的上下两端的四条直角边上安装有滑动导靴,所述的滑动导靴下端为两个或四个六角螺栓固定,所述的滑动导靴的一侧固定在框边过渡支架上,所述的滑动导靴的另一侧固定在两台对重框架连接侧的上梁或下梁上。
优选地,所述的双排联接对重上方的驱动部分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转轴端连接有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经导向轮组对反绳轮逐一进行串连绕行,所述的钢丝绳绕过最后一反绳轮从通孔引出固定在驱动部分的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对重块上方设有对重压铁,所述的对重压铁可调节的安装在立柱与中立柱的柱体上,所述的立柱与中立柱上均设有安放对重块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的对重框架底部的下梁上设有用于对整个对重框架起安全缓冲作用的缓冲调整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9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层门抗撞击防护装置
- 下一篇:电梯配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