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9697.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9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龙;陈建军;张震豪;熊磊;陈仲国;张勤华;朱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4 | 分类号: | H01L31/044;H01L31/05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串 光伏组件系统 光伏硅片 纵向排列 发电效率 遮蔽 本实用新型 旁路二极管 二极管 并联旁路 光伏组件 纵向排布 偶数列 并联 光伏 串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在被遮蔽后发电效率差的问题。本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包括偶数列纵向排布的电池串,每个电池串均由多个光伏硅片串联连接构成,每两列电池串之间相互串联构成电池串组,每个电池串组中两列电池串的顶部分开且两列电池串的底部相连,两列电池串的顶部之间并联旁路二极管,靠近两列电池串底部处至少有一对相对应的光伏硅片上并联有旁路二极管。本光伏组件系统受遮蔽影响小,且不会因单个光伏硅片损坏而大幅降低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我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已达到上百个GW,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的主要设备,其发电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站的产出收益。一般光伏组件中光伏硅片的安装方式为纵向,因为纵向安装结构,支撑结构简单,支架成本较低,安装施工速度快,成本低。一般情况下纵向安装结构较横向安装方式可节省5%左右的投资。
当光伏组件一串联支路被遮蔽,将被当作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光伏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遮蔽的光伏硅片的位置就会发热,这种效应会严重的破坏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此外,光伏硅片在安装时,组件表面与水平面会保持一固定角,受空气中尘霾飘落和雨水影响,在组件表面低位处,钢化玻璃面和铝边框结合处,常造成异物积尘;光伏硅片局部异物,透光率降低,在阳光充分照射时,异物遮挡的位置硅片温度升高,逐渐形成热斑,导致组件效率和安全系数降低。为了防止上述情况产生,常规的光伏组件正负极之间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当电池片出现热斑效应不能发电时,起旁路作用,让其他电池片所产生的电流从二极管流出,使光伏系统继续发电,不会因为某一片电池片出现问题而产生发电电路不通的情况。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图纸时,根据安装场地条件,依照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7.2),只保证光伏方阵每天9:00—15:00时段内,前、后、左、右互不遮挡其它时间如果组串阵列中的单块,或多块组件发生阴影遮挡,就会影响整串阵列的发电效率,并导致阴影处硅片的温度升高,长期影响,降低组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该光伏组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阴影对整个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包括偶数列纵向排布的电池串,每个所述电池串均由多个光伏硅片串联连接构成,每两列所述电池串之间相互串联构成电池串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串组中两列电池串的顶部分开且两列电池串的底部相连,两列电池串的顶部之间并联旁路二极管,靠近两列电池串底部处至少有一对相对应的光伏硅片上并联有旁路二极管。
在上述的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中,每个电池串组中位于两列电池串的自底部向顶部数第一对光伏硅片上并联有旁路二极管。采用这种结构当底部的光伏硅片被遮住时,该旁路二极管被导通,被遮蔽的最底部的光伏硅片的位置就不会发热。
在上述的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中,每个电池串组中位于两列电池串的自底部向顶部数第二对光伏硅片上并联有旁路二极管。采用这种结构当底部的光伏硅片被遮住时,该旁路二极管被导通,位于底部被遮蔽的两对光伏硅片的位置均不会发热。
在上述的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中,所述旁路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
在上述的一种纵向排列的光伏硅片系统中,所述光伏组件系统包括6列电池串,每列电池串包括依次串联的10个光伏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纵向排列的光伏组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可有效降低光伏组件表面低位处,因单个光伏硅片异常对整块组件的影响90%以上,或因积尘和阴影遮挡影响50%以上,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和安全运行指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96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