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场勘验携行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8758.2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6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解青山;周晶;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军 |
主分类号: | B25H3/00 | 分类号: | B25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杜亚静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挂 现场勘验 携行具 本实用新型 背扣 肩带 腰封 织带 长条带状 骨架结构 任务选择 中间镂空 主体两侧 主体下部 连接扣 舒适性 承重 携行 防护 填补 救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包括胸挂和腰封,胸挂由肩带、背扣和胸挂主体组成,胸挂主体为骨架结构,由横竖交织、相互间隔的织带构成,肩带设置在胸挂主体两侧上部,背扣设置在胸挂主体下部两端的承重织带上;腰封为长条带状,两端有连接扣,中间镂空。本实用新型的现场勘验携行具,携行量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任务选择功能和防护救助功能,舒适性极佳,适应性较强,填补了领域空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密集,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对事故进行现场勘验时,调查人员需要携带多种设备仪器,然而由于没有专门的携行具,调查人员只能将各种设备杂乱的放置在一起携带,使用时需要花时间翻找,而且容易遗漏,影响工作效率,给现场勘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现场勘验携行具,包括胸挂和腰封,胸挂由肩带、背扣和胸挂主体组成,胸挂主体为骨架结构,由横竖交织、相互间隔的织带构成,肩带设置在胸挂主体两侧上部,背扣设置在胸挂主体下部两端的承重织带上;腰封为长条带状,两端有连接扣,中间镂空。
进一步的,胸挂背部设置有横梁式握把。
进一步的,胸挂和腰封上可以安装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携行模块、降温模块、防护模块和安全模块。
进一步的,携行模块贴身侧有插袢,可以与胸挂或者腰封组合。
进一步的,降温模块贴身侧有插袢,可以与胸挂或者腰封组合,表面有拦带,内置冰袋,并且在降温模块表面还可以安装携行模块。
进一步的,安全模块包括安全吊环和安全绳,安全绳穿过安全吊环后与横梁式握把连接。
进一步的,承重织带采用往复式结构。
进一步的,胸挂主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勘验携行具,携行量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任务选择功能和防护救助功能,舒适性极佳,适应性较强,填补了领域空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勘验携行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现场勘验携行具,包括胸挂1和腰封2,可以根据需要单独选择胸挂1或者腰封2使用,也可以将二者组合使用。
胸挂1由肩带11、背扣12和胸挂主体13组成,胸挂主体13为骨架结构,由横竖交织、相互间隔的织带构成,不使用任何防水面料,织带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使与身体接触的表面积最小化。肩带11设置在胸挂主体13两侧上部,背扣12设置在胸挂主体13下部两端的承重织带14上,承重织带14采用往复式结构,能够减轻对背扣12的拉力,进而保障胸挂1整体的结构强度。胸挂整体可以承受150公斤的拉力。胸挂1背部设置有横梁式握把15,可以承受150公斤以上拉力,当勘验人员遇到危险时,周边人员可以通过横梁式握把15实施救助。
腰封2为长条带状,两端有连接扣21,中间镂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军,未经李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8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效果好的无尘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悬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