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58338.4 | 申请日: | 201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4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苏涛;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颗粒 声腔 灌装腔 网布 扬声器单体 扬声器模组 灌装孔 本实用新型 壳体 体内 空间分隔 密封板 粒径 填充 粘接 遮住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在所述后声腔中设置有吸音颗粒灌装腔,在所述吸音颗粒灌装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在所述后声腔中还设置有防止吸音颗粒进入到扬声器单体中的第一网布;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音颗粒灌装腔的灌装孔,在所述灌装孔中设置有遮住所述灌装孔的第二网布,所述第二网布的孔径大于吸音颗粒的粒径,在所述第二网布的外表面上粘接有密封板。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增大了后声腔内吸音颗粒灌装腔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而言,扬声器模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声学器件,主要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信号之间的转换。现有的扬声器模组结构大多为: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模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其中,为了降低模组的谐振频率(F0),提高低频频响,扩展带宽,通常会在后声腔内填充吸音材料。近年来,使用较多的吸音材料是吸音颗粒,这是因为吸音颗粒能有效降低模组的谐振频率(F0),并使中频频响曲线更为平滑,可以认为是扬声器模组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
通常在设计扬声器模组的结构时,会在模组内腔内专门设置用于容纳吸音颗粒的区域,该区域的一侧为网布,在密封吸音颗粒的同时能保持气流畅通,而其余的面则由扬声器模组外壳包裹,并且,在该区域所对应的外壳上开设有用于填充吸音颗粒的孔。待吸音颗粒灌装完成后还要用不透气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板密封孔。其中,为了保障扬声器模组的高度不超规定的尺寸,在结构设计上就需要对PET板进行高度方面的避让,现有的技术中是设计一个下沉的环状结构,将PET板固定在该环状结构上完成对后声腔的密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这一设计会造成灌装吸音颗粒的区域体积较小、后声腔的空间利用率低,从而造成吸音颗粒填充量少、效果减弱,最终影响产品低频频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在所述后声腔中设置有吸音颗粒灌装腔,在所述吸音颗粒灌装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在所述后声腔中还设置有防止吸音颗粒进入到扬声器单体中的第一网布;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音颗粒灌装腔的灌装孔,在所述灌装孔中设置有遮住所述灌装孔的第二网布。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布的孔径大于吸音颗粒的粒径,在所述第二网布的外表面上粘接有密封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布的孔径小于吸音颗粒的粒径。
可选地,所述后声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台阶槽,所述第一网布设置于台阶槽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布为金属网布。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布的外表面与所述密封板之间通过胶层粘接。
可选地,所述密封板的侧壁与所述灌装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布的边缘与所述壳体采用注塑方式结合为一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布的边缘与所述壳体采用热熔方式结合为一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布为金属网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方案,该扬声器模组结构简单,灌装吸音颗粒的灌装孔处没有设计成下沉的环状结构,而是在灌装孔中设置有遮住灌装孔的第二网布,灌装完成后将密封板贴在网布上,再涂胶,实现灌装孔密封,结构设计方面无需在高度上进行避让,这样扩大了吸音颗粒灌装腔的体积,能容纳更多的吸音颗粒,从而能有效提高吸音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8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穿戴音频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喇叭的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