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轴光学防抖音圈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5816.6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仁珠;杜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35 | 分类号: | H02K41/035;H04N5/225;G03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音圈马达 光学防抖 镜头载体 磁组 本实用新型 通电 自动对焦 三轴 不可移动 生产效率 外来磁场 线圈连接 相对设置 传统的 延伸部 对焦 基板 卡槽 卡件 壳体 通孔 凸台 外壁 压环 底座 三维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轴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包括壳体、第一弹片、磁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镜头载体、卡槽、凸台、线圈、第二弹片、压环、延伸部、底座、基板、卡件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音圈马达设有四个磁组安装在镜头载体外壁上,线圈的数目与磁组的数目相同,二者相对设置,可同时支持三维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抖的功能,且磁体为不可移动结构,音圈马达在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受到外来磁场的影响,只有第二弹片为通电弹片,无需在镜头载体的顶部在设置一个通电弹片,节约将该通电弹片与线圈连接的步骤,提高生产效率,相对传统的音圈马达,该设计机构更加简单,提高对焦线性,增强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防抖装置,具体为一种三轴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光学防抖音圈马达是一种光学防抖装置,现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端手机上,能够有效的降低在低光环境下排出模糊照片的几率,以及减少影片拍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抖动。
但相对于一般的自动对焦马达,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防抖音圈马达的设计结构比较复杂,生产量及生产率低,制造成本高,不能广泛应用到中底端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上,且限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尺寸,音圈马达的扩展空间有限,所以实现较为复杂的多维度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三轴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三轴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包括壳体、镜头载体和底座,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镜头载体,所述镜头载体外壁四边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镜头载体外壁四角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四周设置有线圈,所述镜头载体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镜头载体外壁四周设置有四个磁组;
所述每个磁组上设有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镜头载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与镜头载体之间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四周设置有四个延伸部,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四角设置有基板,所述底座四边中间位置设置有卡件,所设底座中间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为了实现光学防抖功能,所述磁组设置在镜头载体外壁上,与线圈相对设置,且磁组与线圈数目相同。
优选的,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第一弹片为不通电弹片,第二弹片为通电弹片。
优选的,为了提高抗跌性能,所述第一弹片与镜头载体顶部以及壳体上端面的内壁为机械连接。
优选的,为了避免受到尘埃污染,所述压环设置在镜头载体与第二弹片之间,且四个延伸部安装在镜头载体内壁上。
优选的,为了减少外来磁场的影响,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另一端设置在壳体四周内壁上,且磁体与壳体内壁之间为不可移动结构。
优选的,为了固定镜头载体,所述底座四边中间设置有卡件,镜头载体四边中间设置有卡槽,卡件和卡槽可以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磁组设置在镜头载体外壁上,与线圈相对设置,且磁组与线圈数目相同,可以同时支持三维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抖的功能,第一弹片为不通电弹片,第二弹片为通电弹片,节约将该通电弹片与线圈连接的步骤,提高生产效率,第一弹片与镜头载体顶部以及壳体上端面的内壁为机械连接,从而可以辅助镜头载体与壳体内壁的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音圈马达的抗跌性能,压环设置在镜头载体与第二弹片之间,且四个延伸部安装在镜头载体内壁上,使镜头载体与第二弹片紧密连接,从而避免滤光片或影像传感器受到外界尘埃污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另一端设置在壳体四周内壁上,且磁体与壳体内壁为不可移动结构,减少音圈马达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外界磁场干扰,底座四边中间设置有卡件,镜头载体四边中间设置有卡槽,卡件和卡槽可以相互配合,使镜头载体与底座固定连接,防止发生位移从而使其内部零件发生损坏或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5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