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实验砂体回收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5578.9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3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罗顺社;魏思源;刘忠保;代榕;惠潇;楚美娟;吕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体 轨道 推板 复位装置 模拟实验 发热片 滑槽 沉积 电机带动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螺栓 高温烘干 回收 搅拌器 上表面 滚轮 轮轴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实验砂体回收复位装置,它包括推板(1)和轨道(2);所述的轨道(2)位于所述的推板(1)两侧,所述的轨道(2)与所述的推板(1)之间通过轮轴(8)连接,所述轨道(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1),所述的滑槽(11)内设置有滚轮(9),所述轨道(2)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螺栓(10);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单只是依靠人力来解决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造成不必要的人员浪费的缺点,具有过发热片、电机和搅拌器的设置,电机带动搅拌器对混有水的砂体进行搅拌,使砂体与空气大面积的接触,有助于发热片对砂体进行高温烘干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积模拟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实验砂体回收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沉积学是对沉积、成岩作用等进行人工模拟实验的沉积学分支学科。沉积学原理是阐述沉积物的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讲解了洪水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湖泊沉积学、海洋沉积学、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模式和事件沉积作用等。我国开展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紧密结合石油、煤炭、蒸发岩和磷块岩以及铝、锰和铀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实际。经过多年的努力,其研究成果不仅已成功地应用于预测有利相带和指导勘探开发,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沉积学的理论与实践。在沉积模拟实验结束之后需要对砂体进行回收和复位,以便进行下次实验,目前,实验者在实验结束后都是依靠人力对砂体进行清理和复位,而且由于实验所用到的水与砂体混合在了一起,那么把砂体中的水分去除之后再回收就成了一个的问题,如果单单只是依靠人力来解决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造成不必要的人员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实验砂体回收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的: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实验砂体回收复位装置,它包括推板和轨道;所述的轨道位于所述的推板两侧,所述的轨道与所述的推板之间通过轮轴连接,
所述轨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轨道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螺栓;
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热片,所述推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搅拌器,所述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和搅拌器的数量均为六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分为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上轨道与下轨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片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云母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与滑槽滑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热片、电机和搅拌器的设置,电机带动搅拌器对混有水的砂体进行搅拌,使砂体与空气大面积的接触,有助于发热片对砂体进行高温烘干,解决了实验后混合砂体中水分难去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板、轨道、滚轮和液压杆的设置,通过液压杆的伸缩带动推板沿着轨道推动砂体,将砂体推至实验前的位置,解决了砂体难回收复位的问题,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板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轨道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推板1、轨道2、发热片3、电机4、搅拌器5、液压杆6、固定板7、轮轴8、滚轮9、螺栓10、滑槽11、上轨道12、下轨道13、橡胶垫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未经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55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