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取药的瓶盖及药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4419.7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6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顺钦;赵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丰绿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许春兰;李彬彬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体 取药 瓶盖 出药口 底面 开口 本实用新型 可开闭 中空的 药瓶 安全 空腔 取出 | ||
一种安全取药的瓶盖,包括中空的上盖体,上盖体的顶部设有可开闭的盖开口,上盖体的底面设有第一出药口,第一出药口的大小小于上盖体的底面面积。本实用新型安全取药的瓶盖,取药时,将药品从第一出药口倒入上盖体的空腔内,打开盖开口,可以逐渐、有序地取出药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瓶盖及药瓶。
背景技术
目前,药粉、药片以及胶囊等,大都是盛装在药瓶内,普通的药瓶一般是由瓶体和上盖体构成。药品相对瓶子而言体积较小,设置大的瓶口方便生产时灌装,但却不方便人们平时少量地取用瓶内的药品。一般都是凭感觉和经验倒出适量的药粉、药片或者胶囊,有时候若控制不好很容易倒出大量药物,甚至撒在地上,放回瓶内污染药片,而且频繁的开关药瓶容易将药片暴露,对一些需要特殊保存的药片,暴露次数过多,会影响药品的质量,缩短药品的储存时间,降低药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取药的瓶盖,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取药的瓶盖,包括中空的上盖体,上盖体的顶部设有可开闭的盖开口,上盖体的底面设有第一出药口,第一出药口的大小小于上盖体的底面面积。
使用本实用新型安全取药的瓶盖,取药时,将药品从第一出药口倒入上盖体的空腔内,打开盖开口,可以逐渐、有序地取出药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瓶盖还包括中空的下盖体,上盖体可旋转地设置在下盖体的上方,下盖体的顶面设有第二出药口,第二出药口的大小小于下盖体的顶面面积;上盖体相对于下盖体旋转时,可使第一出药口对准第二出药口,或使第一出药口和第二出药口错开。
闭合盖开口时,使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相互旋转,可以实现第一出药口和第二出药口的重叠、错开,由此来实现上盖体和下盖体间的空腔连通与闭合,以控制药品的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体和下盖体为等直径的圆柱体,或上盖体的直径小于下盖体的直径。圆柱体形状方便使用者旋转上盖体或下盖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体和下盖体为圆柱体,其中心轴重合,上盖体可围绕中心轴相对于下盖体旋转。相互配合围绕中心轴旋转的上盖体和下盖体的结构更简单、稳定,使用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体和下盖体通过卡槽、轴或螺纹连接。这三种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旋转连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保证密封性能,防止空气或其他污染物通过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空隙进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出药口和第二出药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这种结构更加简洁、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体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结构。便于使用者观察上盖体内的药片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体为圆柱体或倒置的漏斗状。便于药品有序逐片从上盖体放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全取药的药瓶,包括瓶体以及根据上述任一项的瓶盖,瓶盖设置在瓶体的上方,与瓶体的开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药瓶在取药时,能够将药品从瓶体倒入上盖体内,再从上盖体取出,使用者可以有序地取出药品,防止大量药品散落或呛到服药者的情况出现,也避免了药品一次性大量倒出再返回瓶内存在的卫生以及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上盖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瓶盖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药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瓶盖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药瓶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丰绿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丰绿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44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