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4115.0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岳姣杨;洪蕊;汪大祝;董慧萍;胡建平;汪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器 引液式 空气分离 引液 医护 本实用新型 单次操作 二次操作 金属浮球 分支管 连接罩 连通腔 排气管 排气孔 排气罩 输液管 透气棉 排出 生产成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包括连接罩、连通腔、金属浮球、排气管、排气罩、透气棉、排气孔、保护套、分支管、引液针、输液管,该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功能强大、安全可靠,首先通过双组引液设计,能够达到双瓶同类药液的单次操作输入,有效的避免了医护人员需要二次操作的问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其次因采用中端空气分离结构,不仅能够便于空气分离排出,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达到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一次性输液器的构造普遍由引液针、输液管、滴壶、调节器和穿刺针几部分组成,长期以来临床都是使用该输液器给患者进行输液,但目前现有的输液器,存在一个缺陷,当患者需要输入两瓶同类药液时,也是等第一瓶药液输完后,由医护人员拔下引液针,然后再穿入第二瓶药液,而这样一来不仅需要二次操作,费时费力,同时当医护人员忙碌时,因往往需要照看其他病人,这就可能耽误第二瓶药液的准时输液,增大了医患纠纷,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不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双组引液式输液器,包括连接罩、连通腔、金属浮球、排气管、排气罩、透气棉、排气孔、保护套、分支管、引液针、输液管,所述的连通腔位于连接罩内部,所述的连通腔为空心腔体,所述的金属浮球位于连通腔内部,所述的金属浮球与连接罩活动相连,所述的排气管位于连接罩顶部,所述的排气管与连接罩胶水相连,所述的排气罩位于排气管顶部,所述的排气罩与排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透气棉位于排气罩内部,所述的透气棉与排气罩胶水相连,所述的排气孔位于排气罩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排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保护套位于排气管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保护套与排气管一体相连,所述的分支管位于连接罩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分支管与连接罩胶水相连,所述的引液针位于分支管顶部,所述的引液针与分支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引液针与保护套紧配相连,所述的输液管位于连接罩底部,所述的输液管与连接罩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罩内部下端还设有拆卸套,所述的拆卸套与连接罩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拆卸套内部左侧金属传感器,所述的金属传感器与拆卸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拆卸套内部右侧还设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拆卸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报警器与金属传感器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拆卸套内部中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拆卸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金属传感器和报警器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分支管外壁还设有调节器,所述的调节器与分支管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排气罩内部上端还设有挂孔,所述的挂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输液管底部还设有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与输液管胶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4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儿科可调节高度的输液装置
- 下一篇:婴幼儿用输液束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