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性铁氧体磁瓦双头快速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4045.9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7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薛定生;祝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8 | 分类号: | B28B3/08;B28B17/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秀娟 |
地址: | 21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架机构 磁瓦 双头 本实用新型 快速成型机 铁氧体磁瓦 成型技术 上压机构 下滑柱 异性 对称设置 工作效率 合格标准 推模机构 预压机构 自动加料 上模板 双模头 单头 下行 制造 压制 协同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性铁氧体磁瓦双头快速成型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自动加料机构、上压机构、下滑柱机构、模架机构及推模机构,模架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双模头结构,还包括用于减缓上模板的下行速度的预压机构。通过上压机构、模架机构、下滑柱机构的协同配合一次可压制出两只磁瓦,其工作效率可提高80%左右。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头成型技术制造的磁瓦,其品质和性能均达到合格标准,与单头成型技术制造的磁瓦品质相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性铁氧体磁瓦双头快速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瓦干式成型技术中,多采用单头快速成型方式以获得较好的产品品质和性能。在提高效率方面受限于压机的压制时间及磁场的取向时间,效率提升比较困难。一模多瓦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但该技术的应用在多腔填粉的均匀性及磁场取向相互干扰方面形成技术障碍,使得生产出的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均达不到合格标准。针对上述技术难点,本实用新型人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技术攻关,最终实现了一模两件,高效生产异性铁氧体磁瓦的目的,其生产效率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80%,制造的磁瓦其品质和性能均达到产品的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性铁氧体磁瓦双头快速成型机,包括模架机构,所述模架机构包括两只上冲头及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下冲头;还包括用于减缓上冲头的下行速度的预压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传动机构、自动加料机构、上压机构、下滑柱机构及推模机构;传动机构为成型机提供动力及将电机的圆周运动转换为上压机构的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模架机构还括上模板、上模导向杆、上冲固定座、中模、下冲固定柱、模腔浮动板、模腔固定套、料盒托板及线包;上模板与上压机构的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上模导向杆固定在机架上,上模导向杆的上端可滑动地垂直穿过上模板,上模导向杆的下端可滑动地垂直穿过模腔浮动板;上冲固定座固定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上冲固定座内对称固定设有两只上冲头;下冲固定柱固定在机架上,模腔固定套可滑动地套装在下冲固定柱的外周面,膜腔固定套的上端固定连接中模,中模内设有与上冲头一一对应的两只下冲头安装孔,下冲头可活动地安装在下冲头安装孔中,下冲头的底端与下冲固定柱的顶面抵靠,下冲头的顶端的上表面与下冲头安装孔的内周面形成模腔;模腔固定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模腔浮动板,料盒托板与模腔浮动板固定连接,模腔固定套及中模的外周面套设有线包,线包夹持设于模腔浮动板与料盒托板之间;模腔浮动板与下滑柱机构固定连接,下滑柱机构可带动模腔浮动板、膜腔固定套、中模、料盒托板及线包沿上模导向杆上下滑动;预压机构与上压机构的气缸配合用于减缓上模板的下行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预压机构为气缸,预压气缸固定安装在上模板上,其活塞杆可滑动地穿过上模板且能够抵靠料盒托板。采用气缸的设计方案,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可通过PIC自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预压气缸对称设有两只。采用两只气缸对称设置,能够防止上模板运动时产生偏斜。
进一步地,所述两只上冲头沿与推模机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前后设置,且以自动加料机构的行进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采用这样的设计方案是为了便于推模及加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4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耐火浇注料制作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预制件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