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3541.2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0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帆;韩捷飞;李丽丽;邹诚;蔡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蛟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4 | 分类号: | G01J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光电二极管 滤光片 光学检测装置 配合连接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工作稳定性 密封空间 同轴设置 相对移动 防尘 第一端 检测 端盖 轴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光电二极管、与所述第一支架配合连接的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滤光片、设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第二支架一侧的第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二端盖,所述光电二极管和滤光片同轴设置。将光电二极管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滤光片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配合连接形成一体,不仅便于控制光电二极管和滤光片之间的距离和同轴度,保证在工作时两者不发生相对移动,提高了工作稳定性、检测效率及精度,同时光电二极管和滤光片之间为密封空间,起到了很好的防尘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二极管被广泛用于光学信号的检测上面。由于二极管在较长波段范围都有响应,为了获得所需波长的准确光信号幅值,各种不同波长通光范围的滤光片是光电二极管前面不可或缺的附件之一。
在工作时要求滤光片与光电二极管的间距范围为1~3mm,若距离过小容易对滤光片产生应力损坏。现有的光学检测装置中,通常对光电二极管和滤光片单独进行固定,如此滤光片和光电二极管的距离得不到合理控制,且长时间使用后光电二极管和滤光片上容易形成污垢,影响实验精度,且占用体积较大,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测精度高、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光学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光电二极管、与所述第一支架配合连接的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滤光片、设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第二支架一侧的第一端盖、设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二端盖,所述光电二极管和滤光片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截面呈L型,包括竖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所述水平结构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结构与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若干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结构上设有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头部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有与光电二极管的头部的卡翅适配的卡槽,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头部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卡翅置于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与光电二极管的尾部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小于光电二极管头部的尺寸,第一端盖套设于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尾部上并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螺钉和铜柱连接,所述铜柱从第二支架一侧插入,所述螺钉依次贯穿第一端盖、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后与铜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凸环,所述第一支架靠近第二支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凸环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凸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与滤光片相适配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靠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设有台阶,所述滤光片限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台阶上,另一侧通过第二端盖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盖与第二支架对应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对应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通过螺钉和铜柱固定,所述铜柱套设于所述螺钉的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蛟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蛟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3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火花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火检传感器可伸缩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