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体位拼装型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3455.1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0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阎琛;贾怀程;于学伟;王毅欣;赵芮元;桂莉;刘晶晶;黄燕;师文文;张兵;于海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担架板 担架 本实用新型 拼装型 背带 拼装 体位 充气 长度可调节 头部固定器 座椅式担架 伤员转运 脚蹬板 可调节 体型 脊柱 颈椎 省力 头型 转运 背后 灵活 受伤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体位拼装型担架,包括第一担架板、第二担架板和第三担架板,第一担架板和第二担架板可以拼装成座椅式担架,第一担架板背后设有助力充气背带,方便背运担架,使得舰艇内伤员转运更加灵活,助力充气背带具有省力的优点;第一担架板和第三担架板能够拼装成卧式担架,便于转运颈椎、脊柱受伤的伤员;第一担架板上设有宽度可调节的头部固定器,第三担架板上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脚蹬板,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担架能够适应不同头型和体型的伤员,增强了其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具体涉及一种多体位拼装型担架。
背景技术
当前,海洋资源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日俱增,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且石油,各类矿石等工业原料大都经海运方式进入我国。海洋已然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派遣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维护海洋权益已经成为常态。舰艇常年在海上执行任务,一旦发生紧急伤情,伤员的救治问题十分棘手。而能否及时的转运伤员到后方基地则成为决定救治是否成功和预后的关键因素。从伤员受伤到由直升机转运到后方医疗机构的过程中,伤员的转运主要依靠担架。现阶段我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装备的急救担架主要为罗宾逊担架和68-Ⅱ型海军担架。其缺点在于对于颈椎伤,脊柱伤的固定保护欠缺,无法很好的在舱内狭小区域进行伤员的快速转运。而且这些担架也存在占空间大、不便携带的缺点,也无法给某些特殊身材的伤员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
而近年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种新型的卧位担架在海军投入试用,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卧位担架因其自身长度等方面的限制,即便不断进行改良,在舱内转运伤员时依然显得极为不便,很难符合实际需要。例如,0 5系列战舰内部仅仅为50cm的宽度,很难满足体积较大的卧位担架通过。在紧急伤情发生时,除骨折伤之外,搬运者基本多采用传统背的方法转运伤员,而摒弃卧位担架。这是由于该方法远比使用卧位担架来的简单有效快速,可灵活在舱室内完成伤员转运。但这种方法缺乏对于伤员的固定,极易造成二次损伤,也很难满足伤员转运时的舒适感,耗费搬运者体力。同时,也束缚住了搬运者的双手,可能会造成搬运途中上下舷梯时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进行初步处理的军医对转运伤员的健康状况也无法了解,也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评级并进行针对处理。因此就迫切需要一种固定牢靠,省力,带有通讯功能且便于操作使用的可背式担架。
尽管卧位担架在舱内转运伤员时存在不便,但在很多特殊情况下,如脊柱伤,伤员休克时,卧位担架的使用就很有必要了。如何将背式担架和卧位担架巧妙的结合起来就尤为重要了。
而在上层甲板的舱室出现伤情时,通过架起索道传运伤员至下级甲板完成转运是最为直接有效,最符合目前海军实际需求的方法。此外,在对伤员进行舰船与舰船间的转运,舰船向岸上的转运,该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这就需要担架具备传送悬吊的功能。
综上所述,我国海军需要一种能够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新型担架来满足和解决实际的需求与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体位拼装型担架,能够实现背式担架和卧式担架形式的快速变形,满足不同伤情的伤员,舱内转运伤员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体位拼装型担架,包括:
第一担架板,所述第一担架板的板正面上对应肩部和腰部位置分别设有水平充气固定带,对应头部位置横向设有第一调节定位装置,通过第一调节定位装置调节头部固定器的宽度;第一担架板的板背面设有两个助力充气背带;第一担架板的前端面对称设有两个U形握把,第一担架板的后端面对称设有两个L 形拼接管,L形拼接管具有水平管和竖直管,水平管沿第一担架板轴线方向延伸,竖直管与第一担架板的法线方向平行;
第二担架板,所述第二担架板的板面为网状,第二担架板的板正面上对应腿部位置设有水平充气固定带,第二担架板的前端面设有与竖直管嵌入连接的突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3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战时急救担架
- 下一篇:一种心内科用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