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重量偏差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3233.X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战奎;丁祥华;曾国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港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0 | 分类号: | G01G19/00;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模块 钢筋 操作平台 切割组件 重量偏差 长度测量模块 重量测量模块 测量装置 显示模块 电连接 测量 本实用新型 长度测量 工作效率 滑移连接 自动计算 自动记录 连线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钢筋重量偏差测量装置,包括操作平台、重量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两个用于切割钢筋的切割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切割组件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滑移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沿两个切割组件连线方向的长度测量模块;所述重量测量模块和所述长度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长度测量模块测量两个切割组件之间的距离,得出试样钢筋的长度,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记录长度,减少了额外对试样钢筋的长度进行测量的步骤,且试样钢筋的长度测量更加精准,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计算重量偏差,提高工作效率,且提高试样钢筋重量偏差数据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用钢筋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筋重量偏差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其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由于冶炼和轧制工艺、模具以及原材料的影响,实际生产钢筋的外形参数、表面质量、重量与理论值均会有差别,为了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国家针对上述几项参数规定了相关试验方法及其要求,但是目前试验试样的方法多以人工手动测量方法为主,一般是用钢直尺测量长和电子秤测量重量,人工读数、记录、制表和计算重量偏差,这种测量方法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为造成的测量误差明显。
目前,公开号为CN2066837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重量偏差采集仪,包括:钢筋固定装置,重量测量装置,长度测量装置,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长度测量装置连接,数据处理模块采集重量测量装置测得的数据信息和长度测量装置测得的数据信息后将进行计算,试样实际重量与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之差除以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得出重量偏差,测试模块通过显示模块控制和显示,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减小了人工测量的误差,数据自动上传自动计算,既避免了人工处理数据出错的可能性,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钢筋在测量之前需要对钢筋进行现场截取采样,使得试样钢筋的两端不平整,这样直接测量长度会导致结果不准确,进而使钢筋重量偏差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重量偏差测量装置,解决了试样的钢筋重量偏差数据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重量偏差测量装置,包括操作平台、重量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两个用于切割钢筋的切割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切割组件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滑移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沿两个切割组件连线方向的长度测量模块;所述重量测量模块和所述长度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
通过试样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切割组件同时对5根待试样钢筋的两端进行切割,使得试样钢筋的两端较为平整;通过长度测量模块测量两个切割组件之间的距离,得出试样钢筋的长度,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记录,减少了额外对试样钢筋的长度进行测量的步骤,且试样钢筋的长度测量更加精准;通过重量测量模块同时对5根试样钢筋进行测量,得出试样钢筋的重量,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记录;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计算重量偏差,通过自动上传大大减轻检测人员数据录入的繁琐步骤,提高工作效率,且大大提高试样钢筋重量偏差数据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导轨,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底座和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切割刀,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导轨滑移配合的滑移槽;所述长度测量模块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激光接收器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底座上。
通过试样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与导轨滑移配合,改变两个切割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试样钢筋的长度;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相配合,更加方便对两个切割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
优选的,所述重量测量模块为电子秤,所述电子秤位于两个底座之间,且电子秤的高度低于所述底座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港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港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3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坯在线气动称重控制系统
- 下一篇:车辆称重系统及车辆称重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