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3227.4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5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谭润泽;王志强;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0 | 分类号: | H01H31/00;H01H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李远思 |
地址: | 1001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体 放电电阻 绝缘杆 弹簧 皮带 本实用新型 电机 接地开关 链条 定滑轮 开关柱 底座 输出轴连接 使用寿命 导向轮 动连接 底端 轮滑 转动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地开关,包括开关柱和底座,开关柱包括绝缘杆、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绝缘杆贯穿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底座设有电机、链条、皮带和导向轮,链条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皮带与链条固定,第一柱体设有定滑轮、第一弹簧、第一动触头和第一放电电阻,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于第一柱体的顶部,第一动触头与第一弹簧的底端及绝缘杆固定,皮带与第一动触头固定,定滑轮固定于第一柱体的顶部且通过皮带与导向轮滑动连接,第二柱体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动触头和第二放电电阻,第二动触头与绝缘杆固定,电机通过转动使得第一动触头与第一放电电阻、第二动触头与第二放电电阻同时接触或分离。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地开关。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国家电网迎来了特高压建设的新高峰。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等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装备制造和试验技术已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在特高压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设备电压等级不断攀升,因此检测电力产品性能的高压试验变压器、直流电压发生器、冲击电压发生器、冲击电流发生器等在内的试验设备的要求也就随之更高。
根据高压试验的安全原则,高压试验设备在做完试验后或者闲置时必须进行接地处理。当前的多数高电压试验设备均有多级电容器串联结构,如不对每个电容器的首尾进行短路接地,既有可能存在残余电荷造成人身伤害。只有在看到设备上的所有电容器都按要求进行接地处理后,才允许试验人员触摸操作。随着试验电压不断攀升,如今的试验设备动辄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如果仅靠试验人员手持接地棒进行放电,无论操作难度还是安全性,都难有保障。因此当前的试验设备普遍采用机械装置进行接地处理。
针对高电压设备对于局部放电性能要求的不同,传统的安全接地系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电机驱动金属线在设备表面串联所有电容器进行接地,适用于冲击电压发生器等无局部放电要求的设备;一种是设计单独的绝缘柱体结构,通过气缸驱动柱体内部的机械结构实现接地操作,适用于直流电压发生器等对局部放电有严格要求的设备。
传统局部放电安全接地系统由开关柱部分和气缸部分组成,开关柱的每节柱体为环氧绝缘桶,上、下金属法兰,柱体内部配有放电电阻和绝缘杆,放电电阻放置在柱体下法兰上,绝缘杆两头配有金属头,在柱体上法兰和绝缘杆下端有弹簧连接。气缸部分在开关柱根部,配有定滑轮和皮带等配件。接地分离的时候,弹簧自然收缩,将绝缘杆拉起,使得绝缘杆下端与放电电阻断开。接地合的时候,气缸动作驱动皮带将绝缘杆拉下,使绝缘杆下端和放电电阻贴合,通过弹簧形成放电回路,达到接地放电的目的。
由于采用气动的驱动方式,传统接地系统需要在试验设备之外另配气泵、空气压缩机、气罐等配件。一旦气压出现不稳定,极有可能出现接地位置保持不住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因为气动结构所有的驱动连接都用皮带,而且在开关柱的最下面一节柱体为不设开关结构,而是用于容纳传动皮带的空柱体,气动结构中皮带的长度很长。当使用年限较长的时间,皮带会出现绝缘老化的问题,接地开关和分压器需要并联使用,皮带的绝缘老化会对分压器的准确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接地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接地开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地开关,包括开关柱和底座,所述开关柱包括绝缘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柱体、固定于所述第一柱体顶部顶面的第二柱体,所述绝缘杆贯穿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
所述底座设有电机、链条、皮带和导向轮,所述链条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皮带与链条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3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