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体排变形变位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2290.6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孙熙平;张强;刘红彪;李铁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软体排 拉绳式位移传感器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变位 本实用新型 监测系统 局部变形 整体位移 固定桩 拉绳 变形 自动实时监测 测量精度高 传感器端 位数据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体排变形变位监测系统,包括插入在岸堤里的固定桩、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呈S形固定在软体排上;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传感器端固定在固定桩的上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绳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连接,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呈S形布置在软体排上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监测软体排的局部变形变位,采用拉绳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连接的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监测软体排整体位移,利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实现软体排局部变形变位数据和整体位移数据的自动实时监测,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整体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体排监测系统,特别是一种软体排变形变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土工织物软体排是航道整治工程中防止水流冲刷的保护结构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护岸、护底、防冲刷等工程中。该结构具有整体性好、适用性强及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水流的长期冲刷,软体排会出现破坏现象,其破坏模式主要有:软体排整体向下滑移和软体排撕裂。软体排在服役期间,通过人工探测手段检测软体排是否发生破坏不仅费时耗力,而且位于水下部位的软体排发生破坏很难被察觉。采用自动监测手段实时监测软体排在服役期的安全性,可以及时掌握软体排的性能状态,及早发现软体排的破坏现象并进行修复,防止护岸结构发生冲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软体排变形变位监测系统,能够自动实时地监测软体排的整体位移和局部变形变位。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体排变形变位监测系统,包括插入在岸堤里的固定桩、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所述固定桩的上部露出在岸堤的表面之上,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呈S形固定在软体排上;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传感器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桩的上部,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绳与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连接,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
所述固定桩是由钢管制成的。
所述固定桩的下端采用尖角结构。
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采用铁丝绑扎在软体排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呈S形布置在软体排上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监测软体排的局部变形变位,采用拉绳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连接的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监测软体排整体位移,利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实现软体排局部变形变位数据和整体位移数据的自动实时监测,测量精度高,并且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整体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中:1、拉绳式位移传感器;2、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固定桩;4、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5、岸堤;6、软体排;7、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软体排变形变位监测系统,包括插入在岸堤5里的固定桩3、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分布式光纤传感器2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4;所述固定桩3的上部露出在岸堤5的表面之上,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2呈S形固定在软体排6上;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的传感器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桩3的上部,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的拉绳与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2连接,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和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2与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4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桩3是由钢管制成的。所述固定桩3的下端采用尖角结构,以方便施工时打入岸堤5中。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2采用铁丝7绑扎在软体排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2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