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形型材弯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1993.7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7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文三进;丁一峰;黄海平;张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板 模具 螺栓孔 上压板 弯弧 本实用新型 导向板 固定型 顶弯 适配 点状加热 工作效率 横梁两端 液压设备 装配模具 镂空 钢平台 固定板 受力点 点位 放样 卸载 装配 靠山 取出 拆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形型材弯弧模具,包括主板,主板上方开设有U型槽I,主板包括导向型主板和固定型主板,导向型主板底部螺栓孔两侧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中间部分设有镂空的U形槽II,固定型主板底部两侧固定板,主板两端上方开设有螺栓孔,主板上方设有和U形槽I相适配的上压板,上压板横梁两端设有和主板两端上方相适配的螺栓孔。使用方法:根据U形型材的轮廓,设计模具的具体尺寸;根据U形型材的长度及弯弧半径,设置若干顶弯受力点,并确定每个点位的顶弯数据;在钢平台上放样,并装配模具;装配靠山;放置U形型材于模具U形槽内;安装液压设备;火焰点状加热;卸载,拆除上压板,取出U形型材。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U形型材弯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的钢结构行业,在注重使用功能的同时,越来越看重外观造型的独特与艺术性,尤其是场馆、地标性建筑,在造型方面更富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灵感。钢结构产品,根据建筑产品不同位置的不同功能,被设计为不同的截面形式,常规的钢结构产品其截面多为H形、箱形和圆形,也存在十字形和王字形截面的产品。
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特定造型,很多时候不仅需要在已有的主构件上增加牛腿等零部件,而且还需要对构件进行折弯甚至弯扭加工,以加工出设计造型。常规封闭截面型材加工弧形,可以采取冷弯或热弯两种方法,当弯弧半径超出冷弯允许的最小半径值时,则必须采取热弯方式进行弯弧加工。目前圆管、方管等封闭截面型材的弯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有很多专业的拉弯厂专业生产此类型材的弯扭产品。
闭口截面的圆管,各向受力均匀,在弯拉过程中具备可控制性、可操作性。而开口形式的型材,存在强轴和弱轴,故其弯弧相比闭口形式的型材难度要大的多。U形型材的侧向弯弧,因受力部位刚好位于弱轴,在冷弯和热弯过程中,无法控制力的传递,也就无法加工出侧向弧形的U形型材。经咨询多家专业的型材弯拉单位,结果都不具备该种U形型材的侧向弯弧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形型材弯弧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U形型材弯弧模具,包括主板,主板上方开设有U型槽I,主板包括导向型主板和固定型主板,导向型主板底部中间设有一个螺栓孔,导向型主板底部螺栓孔两侧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中间部分设有镂空的U形槽II,导向板两侧设有导向板加劲,固定型主板底部设有两个螺栓孔,固定型主板底部两侧、即螺栓孔两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两侧设有固定板加劲,固定板上设有和固定型主板底部螺栓孔相适配的螺栓孔,主板的两侧边缘加设承压板或不加承压板,主板两端上方开设有螺栓孔,主板上方设有和U形槽I相适配的上压板,上压板横梁两端设有和主板两端上方相适配的螺栓孔。
一种U形型材弯弧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根据U形型材的轮廓,设计模具的具体尺寸:根据U形型材两短肢等边或不等边、角度相同或不同,自由组合为不同的尺寸轮廓,
2)根据U形型材的长度及弯弧半径,设置若干顶弯受力点,并确定每个点位的顶弯数据;
3)在钢平台上放样,并装配模具:根据弯弧数据,在钢平台上放出基准线及弧形线,而后根据设计好的点位,将导向板及导向板加劲焊接固定于钢平台,装配导向型主板、固定型主板;
4)装配靠山,靠山采用H型钢焊接于钢平台,靠山作为液压设备顶弯操作时的着力点;
5)将U形型材放置于模具U形槽内,用螺栓将主板、上压板、导向板通过相对应的螺栓孔用螺栓组合为整体,其中U形型材两端头使用固定型主板及固定板,导向型主板及导向板装配于两端之间的其余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1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