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用领眼式划眼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0998.8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元;张东方;程智勇;王委;孙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2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锥体 钻柱本体 螺旋带 上锥体 水眼 液流通道 共轴线 母接头 母螺纹 球形头 刮刀 钻井 上大下小结构 上小下大结构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 向下延伸 牙轮钻头 公锥 孔道 内腔 外周 下端 旋接 钻杆 镶嵌 相通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用领眼式划眼工具,包括钻柱本体,钻柱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为一体且共轴线的母接头、上锥体、圆柱体和下锥体,上锥体为上小下大结构,下锥体为上大下小结构,母接头的内腔设有与钻杆旋接的母螺纹,母螺纹的下端设有与钻柱本体共轴线且向下延伸的液流通道,上锥体、圆柱体和下锥体的外周均匀分布有多道具有一定宽度的划眼螺旋带,各划眼螺旋带上分别镶嵌有沿划眼螺旋带延伸的划眼刮刀,下锥体的底部连接有球形头,球形头的底部设有多个水眼,各水眼分别通过水眼孔道与液流通道相通。该划眼工具可以代替普通领眼公锥、领眼刮刀及牙轮钻头的作用,提高领眼、划眼的效果的同时可避免划出新眼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钻井用领眼式划眼工具。
背景技术
在钻井时为了保证井眼的圆整,清除附在井壁上的杂物,使井眼畅通无阻,必须用与原来井径相同的钻头,在井内边循环边旋转下放或上提钻柱进行划眼。在下钻遇阻时及下套管以前或在容易发生井斜的井段,都需要划眼。
传统钻井施工中的划眼工具一般采用铣齿牙轮钻头,当铣齿牙轮钻头下行受阻时,需要起钻并下放领眼工具。一般的领眼工具主要有领眼公锥和领眼刮刀,领眼公锥的结构是在公锥的基础上在锥体上焊接刀片,由母扣接头、刀片、导引杆和马蹄形端部四部分组成;领眼刮刀的结构是在阶梯圆柱本体上焊接刀片,由母扣接头、刀片、本体、导引柱组成。领眼完毕后再下铣齿牙轮钻头继续划眼,这样反复起下钻,浪费了很多工时,还存在如下缺陷:
1、领眼公锥和领眼刮刀由刀片焊接在本体上,刀片所能承受的扭矩和强度有限,对硬度大的地层无法起到划眼效果;常规牙轮钻头由于外径和井眼尺寸相同,由于划眼时钻具的重力作用使钻头易吃入地层,导致划出新眼。
2、领眼公锥和领眼刮刀、钻头划眼易吃入地层,为顾忌工具安全及怕划出新眼,通常采取小钻压、间断划眼的方法,降低了划眼效率,浪费工时。
3、由于牙轮结构特点,位于牙轮上方的牙轮巴掌对轴向力的承受能力强,对井眼侧向力承载能力较弱,一方面牙轮巴掌易由于长时间受到侧向力导致巴掌损坏,另一方面牙轮巴掌外侧的保径齿对井壁切削力不足,划眼效果有限。
4、由于牙轮尺寸大,返屑通道小,且由于划眼井井壁不规则度高,岩屑上返困难,岩屑上下堆积,上提下放易发生憋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钻井用领眼式划眼工具,可以代替普通领眼公锥、领眼刮刀及牙轮钻头的作用,提高领眼、划眼的效果的同时可避免划出新眼的风险。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井用领眼式划眼工具,包括钻柱本体,所述钻柱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为一体且共轴线的母接头、上锥体、圆柱体和下锥体,所述上锥体为上小下大结构,所述下锥体为上大下小结构,所述母接头的内腔设有与钻杆旋接的母螺纹,所述母螺纹的下端设有与钻柱本体共轴线且向下延伸的液流通道,所述上锥体、圆柱体和下锥体的外周均匀分布有多道具有一定宽度的划眼螺旋带,各所述划眼螺旋带上分别镶嵌有沿划眼螺旋带延伸的划眼刮刀,所述下锥体的底部连接有球形头,所述球形头的底部设有多个水眼,各所述水眼分别通过水眼孔道与所述液流通道相通;所述上锥体、圆柱体和下锥体的外周均匀分布有五道顶面宽度为46mm的所述划眼螺旋带;各所述划眼螺旋带的旋向为右旋,各所述划眼螺旋带的顶面右侧分别设有刮刀嵌槽,所述划眼刮刀分别嵌装在相应的刮刀嵌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0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