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分泌物吸取式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9659.8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1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王月琴;陈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娜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合 分泌物吸取 分泌物 分泌物吸附 集合装置 气管导管 中部通孔 集合槽 气囊 圆槽 连通 吸管 本实用新型 均匀开设 两端端部 外侧表面 设置孔 块侧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高效分泌物吸取式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结构,包括气囊、设置于所述气囊上方的高效分泌物集合装置,所述高效分泌物集合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中部通孔的集合块、均匀开设于所述集合块的上端端面上的若干集合槽、以及开设于所述集合块的下端端面上的分泌物吸附圆槽带;所述集合槽两端端部分别连通中部通孔和集合块侧外侧表面,且所述集合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分泌物吸附圆槽带连通的且用于设置分泌物吸管的分泌物吸取设置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医疗消耗品技术领域,具体的,其展示一种高效分泌物吸取式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结构。
背景技术
人工气道是保障气道通畅的有效手段,在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极为重要。然而,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导致气道吞咽保护能力受限,分泌物增加,上气道分泌物聚集于气管导管气囊上方,造成局部细菌繁殖,分泌物可经气囊壁与气管壁之间的皱褶、缝隙渗漏入肺部,引起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T)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大幅度增加医疗费,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分泌物吸取式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分泌物吸取式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结构。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分泌物吸取式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结构,包括气囊、设置于所述气囊上方的高效分泌物集合装置,所述高效分泌物集合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中部通孔的集合块、均匀开设于所述集合块的上端端面上的若干集合槽、以及开设于所述集合块的下端端面上的分泌物吸附圆槽带;所述集合槽两端端部分别连通中部通孔和集合块侧外侧表面,且所述集合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分泌物吸附圆槽带连通的且用于设置分泌物吸管的分泌物吸取设置孔。
进一步的,所述集合槽包括中部槽体、所述中部槽体两侧分别连接有分泌物下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集合块的下端端面开设有辅助引流斜坡。
进一步的,所述集合槽数量为至少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分泌物吸取设置孔数量为1-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分泌物形成后,落于集合块表面,分泌物吸管进行吸取时,通过集合槽和分泌物吸附圆槽带快速进行分泌物的集合后吸取,有效防止气囊上滞留物渗漏入下呼吸道,有效预患者防肺部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展示一种高效分泌物吸取式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结构,包括气囊、设置于所述气囊上方的高效分泌物集合装置;
所述高效分泌物集合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中部通孔1的集合块2、均匀开设于所述集合块2的上端端面上的若干集合槽3、以及开设于所述集合块2的下端端面上的分泌物吸附圆槽带4;所述集合槽3两端端部分别连通中部通孔1和集合块2侧外侧表面,且所述集合块2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分泌物吸附圆槽带4连通的且用于设置分泌物吸管的分泌物吸取设置孔5。
所述集合槽3包括中部槽体31、所述中部槽体31两侧分别连接有分泌物下流槽32。
所述集合块3的下端端面开设有辅助引流斜坡6。
所述集合槽数量4为至少四个,本实施例中列举的数量八个仅为本实施的最佳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娜,未经张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9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腔术后渗血吸收装置
- 下一篇:间歇式负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