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洞脸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9124.0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3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叶林;张洋;何展国;王登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2 | 分类号: | E02B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拦截 排水沟 外延段 衬砌 本实用新型 防护结构 泥石流 引流 平台设置 外侧边缘 有效解决 出洞 挡墙 洞口 分流 通行 延伸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洞脸防护结构,包括延伸出洞室的衬砌外延段、拦截平台以及排水沟;其中,拦截平台设置在衬砌外延段的顶部,拦截平台的外侧边缘上还设有挡墙;排水沟设置在衬砌外延段的两侧并与拦截平台对接,从而被拦截平台分流后的汇水或泥石流可通过排水沟被引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而且有效解决了因小型沟槽带来的汇水或泥石流从洞口直泄的问题,确保了车辆的通行安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隧洞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洞脸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隧洞工程中,洞室轴线选定时需要考虑出洞口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出洞口需要避开冲沟,以防止冲沟的汇水等对洞口的影响。然而,一些微型冲沟或在洞室建成后由于人的行为形成的冲沟,在暴雨季节,会造成大量的汇水或小型泥石流从洞口上方直泄而下,从而影响整个洞室的通行安全。为此,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应对洞室出洞口上方因小型沟槽的存在而造成的汇水或泥石流从洞口直泄问题的洞脸防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洞脸防护结构,包括延伸出洞室的衬砌外延段、拦截平台以及排水沟;其中,拦截平台设置在衬砌外延段的顶部,拦截平台的外侧边缘上还设有挡墙;排水沟设置在衬砌外延段的两侧并与拦截平台对接,从而被拦截平台分流后的汇水或泥石流可通过排水沟被引流。
进一步的,衬砌外延部分的长度为3~5m。
进一步的,排水沟与衬砌外延段的侧壁的连接部位堆设有石块。
进一步的,衬砌外延段的侧壁及拱顶混凝土厚度至少为1m,且厚于洞室衬砌的厚度。
进一步的,挡墙为重力式挡墙;挡墙通过配筋与衬砌外延段钢筋的焊接实现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衬砌外延以设置拦截平台对汇水或泥石流的拦截、改道,并通过排水沟的引流作用,有效解决了因小型沟槽带来的汇水或泥石流从洞口直泄的问题,确保了车辆的通行安全。该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而且实现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延伸出洞室101的衬砌外延段1、拦截平台2以及排水沟3。其中,拦截平台2设置在衬砌外延段1的顶部,起到将汇水或泥石流拦截改道、避免从洞口直泄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拦截平台2的拦截效果,拦截平台2的外侧边缘上还设有重力式挡墙5。该挡墙5的高度应当结合该隧洞具体的汇水或泥石流排泄情况以及衬砌外延段1的长度L综合确定。为了确保挡墙5的稳定性,挡墙配筋应与衬砌外延段1钢筋的焊接牢固。
具体的,衬砌外延段1的长度L一般取3~5m,当然,其具体取值也应当根据该地段的汇水或泥石流的排泄情况综合确定。为确保衬砌外延段1的结构稳固,衬砌外延段1的侧壁及拱顶混凝土厚度较洞室衬砌加厚,且厚度一般不得薄于1m。
排水沟3设置在衬砌外延段1的两侧并与拦截平台2对接。拦截平台2及挡墙5将汇水或泥石流引至洞口两侧,并通过该洞侧排水沟3将其引出,为将汇水或泥石流从排水沟3通畅排出,排水沟3的宽度应经计算复核确定;为避免从洞顶下泄的汇水或泥石流掏刷衬砌外延段1侧壁基础,在排水沟3与衬砌外延段1侧壁连接部位堆放大块石4。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9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土地层中大直径竖井的雨季施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旱作高产田地下排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