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8731.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3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戴彥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力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58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杨晓欣;张浩宇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贵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氨氮 自动水封 废气 本实用新型 硫酸进料管 硫酸进口 进风管 排污管 排污口 液下 车间工作环境 自动化管理 废气收集 硫酸中和 人力成本 装置使用 控制器 管道泵 阀门 伸入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包括水槽、液下进风管、硫酸进料管和排污管,所述液下进风管与水槽固定连接并伸入到水槽内部,所述水槽的上部设有硫酸进口,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硫酸进料管与硫酸进口,所述排污管与排污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将不同机器产生的氨氮废气收集在水槽中,通过硫酸中和保持水槽环境呈中性,吸收更多的氨氮废气,改善车间工作环境。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使用了控制器,控制各阀门、管道泵的工作状态,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节省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积极开展绿色新能源的研究,对缓解能源和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绿色二次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重量轻、能量高、毒性相对较低等优点,成为新能源材料的研究重点。其所使用的正极材料中,三元材料因能量密度高,成本相对较低,循环性能优异,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氨是制备三元前驱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材料,存在于三元前驱体生产过程中合成到离心的工序,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气。
目前所使用的氨氮废气处理装置,直接使用管道将氨氮废气引入废水处理中心,管道出口处仍有大量氨氮废气逸出到空气中,对操作人员造成很大影响,而且管道口径大,铺设成本大,自动化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水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的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包括水槽、液下进风管、硫酸进料管和排污管,所述液下进风管与水槽固定连接并伸入到水槽内部,所述水槽的上部设有硫酸进口,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硫酸进料管与硫酸进口,所述排污管与排污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还包括清水进水管,所述水槽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清水进水管与进水口连接。由此,可向水槽注入清水以调节水槽内液体的浓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还包括pH电极检测装置,所述pH电极检测装置与水槽固定连接并伸入到水槽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固定于水槽一侧并与水槽内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于清水进水管,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硫酸进料管,所述第三控制阀安装于排污管,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由此,控制器可根据水槽内液体的酸碱度和液位高度对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行自动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还包括排污泵,所述排污泵安装于排污管,所述排污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由此,控制器可根据水槽内液体的液位高度对排污泵的开启和关闭进行自动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槽的顶部设有抽气口,所述水槽的一侧设有补风口。由此,可通过抽气口将水槽内部的废气抽走,通过补风口进行补风,可保持水槽内外的压差平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槽的顶部设有观察口。由此,可通过观察口观察水槽内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将不同机器产生的氨氮废气收集在水槽中,通过硫酸中和保持水槽环境呈中性,吸收更多的氨氮废气,改善车间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的氨氮废气自动水封装置使用了控制器,控制各阀门、管道泵的工作状态,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力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力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8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