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组件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7839.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3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方跃;尹豪迈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李强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扣部 连接器 底座 壳体组件 翻盖 滑块 本实用新型 弹性元件 锁紧 滑动连接 密封性能 转动连接 安装孔 相分离 滑动 盖合 种壳 配置 自动化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及连接器。该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安装孔和第一卡扣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正面翻盖;滑动连接在正面翻盖上的滑块,在滑块上设有第二卡扣部;及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被配置为能提供将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扣合的锁紧弹力;其中,滑块被配置为在被施加克服锁紧弹力的外力时滑动并且使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组件及连接器中,便于将正面翻盖与底座相盖合或分离,操作简单,实现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密封性能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用于通过与对配电子器件插配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电动汽车通过连接器与外部充电枪的插配而实现充电。连接器包括设有安装孔的底座和收纳在安装孔内的连接端子。
安装孔具有供外部充电枪穿入的插接开口。该插接开口需要密封,避免连接端子直接裸露于外以与灰尘、液体等杂质接触。现有连接器中,要么直接通过带有汽车装饰圈的汽车自身盖板直接盖合连接器实现对插接开口的密封,要么通过单独设置的上盖与底座组装盖合实现对插接开口的密封。
采用汽车自身盖板与连接器直接盖合,密封效果差,灰尘、液体等杂质容易通过插接开口进入连接器内部,影响连接器的功能。采用上盖与底座组装盖合,上盖与底座需要频繁的组装拆卸,组装工序繁琐复杂,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上盖与底座之间磨损严重,易损坏,导致密封效果差。
另外,若采用上盖与底座组装盖合,在上盖上需设置弹性密封件。现有弹性密封件仅与安装孔的外端面弹性接触,实现单层密封。由于安装孔的外端面难免存在制造误差,会导致安装孔外端面难免存在缝隙、沟壑等。弹性密封件与安装孔外端面之间不能完全地弹性接触,导致密封效果不佳。
另外,安装孔还具有朝向电连接电动汽车电池方向一侧设置的连接开口。连接器还包括用于电连接电动汽车电池的导线和密封连接开口的下盖。导线与连接端子电连接并且从下盖贯穿出去,以与电动汽车的电池电连接。连接器与下盖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开口的弹性密封件。现有下盖与底座盖接在一起,下盖的安装角度确定,导致导线在下盖上的出线方向确定、不可更换,不能满足客户的可更换导线出线方向的需求。
另外,在连接端子与外部充电枪对配时,连接端子受到外部充电枪的推力,会导致连接端子朝电动汽车电池的方向移动。加之连接端子的自身结构的特性,在连接端子的朝向电动汽车方向一侧需要止挡件,以对连接端子进行轴向止挡。止挡件易于与连接端子在安装方向上产生干涉,导致连接器不易被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和第一卡扣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正面翻盖;滑动连接在所述正面翻盖上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卡扣部;及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配置为能提供将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相扣合的锁紧弹力;其中,所述滑块被配置为在被施加克服锁紧弹力的外力时滑动并且使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分离。
可选地,在所述正面翻盖上固设有第一止挡部;在所述滑块上固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轴向压缩在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锁紧弹力方向与所述外力方向反向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滑块上设有指示所述外力施加方向的标记。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止挡部上固定设有穿入所述弹簧内部的导向柱。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分离时带动所述正面翻盖转动至与底座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7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