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鼻腔内手术的双头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5028.9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晏伟;魏征;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B1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 缝合针 鼻腔 双头 针体 穿刺 缝合线 本实用新型 凹痕 刺入 拉出 打结 干涉配合 狭小空间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鼻腔内手术的双头缝合针,包括针体和缝合线,针体的相对的两端设有用于穿刺进行缝合的尖端,针体具有缝隙,缝合线通过干涉配合被固定在该缝隙中,针体的缝隙的两侧具有相对的第一凹痕和第二凹痕。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缝合针,具有用于穿刺进行缝合的两个尖端,在使用中可连续在鼻腔内穿刺缝合,当医生将缝合针从一端刺入另一端拉出时,无需更换方向,可以在鼻腔内直接用另一端再次刺入缝合组织,如此反复,缝合末端拉出缝合线打结即可,从而提供一种能在狭小空间实现双向缝合的双头缝合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鼻腔内手术的双头缝合针。
背景技术
缝合针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的器械,多为不锈钢丝在针尾钻孔或开槽制成。当鼻腔内手术需要缝合时,由于特定的缝合区域,缝合空间较小,手术切口吻合器无法使用,如采用市场常用单头缝合针进行缝合,术者很难进行缝合操作,一在针刺穿出后,很难再在鼻腔内部狭小空间内实现换头,还需防止出针时穿刺到其他组织。期间缝合动作繁琐、效率不高,影响手术缝合时间,增加手术缝合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缝合针无法用于鼻腔内手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鼻腔内手术的双头缝合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鼻腔内手术的双头缝合针,包括针体和缝合线,针体的相对的两端设有用于穿刺进行缝合的尖端,针体具有缝隙,缝合线通过干涉配合被固定在该缝隙中,针体的缝隙的两侧具有相对的第一凹痕和第二凹痕。
缝合线固定在针体的中间部位。
该缝隙的长度在针体的长度的百分之一至八十分之一之间。
第一凹痕和第二凹痕相同。
第一凹痕和第二凹痕分别具有矩形或圆形横截面。
第一凹痕和第二凹痕的深度分别在针体的直径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
针体为直线形或弧形。
尖端的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或正多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缝合针,具有用于穿刺进行缝合的两个尖端,在使用中可连续在鼻腔内穿刺缝合,当医生将缝合针从一端刺入另一端拉出时,无需更换方向,可以在鼻腔内直接用另一端再次刺入缝合组织,如此反复,缝合末端拉出缝合线打结即可,从而提供一种能在狭小空间实现双向缝合的双头缝合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缝合针的压铆夹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加工之前的缝合针的坯体;
图3是图1的上模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下压块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设置于下压块上的坯体;
图6示出了加工之后的缝合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缝合针的压铆夹具2,如图1 所示。图2示出了加工之前的缝合针的坯体1’,其包括主体11’和缝合线12’,主体11’设有尖端111’,用于穿刺进行缝合。主体11’的中间部位开有圆孔 112’,缝合线12’穿过该圆孔112’延伸。压铆夹具2用于将缝合线12’固定在该圆孔112’内。具体地,如图1所示,压铆夹具2包括上模21和下模 22,通过该上模21和下模22的配合来实现缝合线12’的压铆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5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带线缝合针
- 下一篇:一种外科缝合针线专用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