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注射成型二维CT X射线二维准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4166.5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召平;张培莉;王源;王黎明;潘钢;张慧芳;吴建新;吴梦迪;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置黎源汇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B22F3/22;B22F1/00;A61B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浦区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准直器 二维 圆形凹槽 圆形凸块 金属注射成型 本实用新型 部件基板 二维CT 制备 伽马射线 线条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探测设备 设备投入成本 高能射线 基板部件 抛光过程 配合连接 样品表面 医疗仪器 注射成型 大型的 上端 安检 光滑 下端 射线 探测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金属注射成型二维CT X射线二维准直器:包括:准直器部件,所述准直器部件包括:部件基板、连接块、连接线条、圆形凸块、圆形凹槽,所述基板部件的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部件基板的中侧设有连接线条,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设有圆形凸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凸块与圆形凹槽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注射成型样品表面比较光滑,不需要后期的抛光过程;制备效率高、设备投入成本低,因此制备二维准直器的成本也比较低;本二维准直器还可适用于高能射线的应用场合,如x光、伽马射线中子、beta射线等的探测;本二维准直器可以应用于大尺寸的辐射探测设备,如大型的医疗仪器,如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以及安检CT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金属注射成型二维CT X 射线二维准直器。
背景技术
在CT系统中需要对到达探测器的X光进行有效分离,使得其准确地反映前端物体的成像,为了达到此目的,X光准直器运用而生,应用 X 射线准直器能够降低因杂散射线对相邻像元的干扰,从而提高图像成像质量。由于被检物体结构和组成成分的复杂性, 很难在理论上根除散射的影响,通常采用后准直器加以改善,另一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后准直器也往往决定了CT阵列探测器中每个探测单元的探测窗大小,单元探测器窗尺寸越小,越有利于提高CT 系统的空间分辨率。
在大型CT中, 探测器阵列往往由数千路探测单元组成,后准直器多采用二维准直的方式 ,来消除各个方向上的散射光子的干扰,但是,于阵列成像探测器而言,二维准直器不但要考虑针对单路探测单元的准直与屏蔽,要考虑相邻探测单元之间的相互串扰,在加工制作与材料选择上难度很大,通常采用增大相邻准直孔间距并结合准直器整体微蠕动的方式来实现完备数据采集,使CT扫描更加复杂化,CT扫描时间成倍增加。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公司具有理想的二维CT准直器,PHILIP具有聚焦的二维准直器,但其成本很高,通用电气公司也有自己的二维准直器,成本也居高不下,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二维准直器研发生产成本超高,国内的医疗公司还没有自己开发的二维准直器,寄希望于购买现成的二维准直器,以和他们的系统配套。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二维准直器加工制作、材料选择难度大,研发成本高和生产技术空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金属注射成型二维CT X 射线二维准直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金属注射成型二维CT X 射线二维准直器,包括:准直器部件,所述准直器部件包括:部件基板、连接块、连接线条、圆形凸块、圆形凹槽,所述部件基板的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部件基板的中侧设有连接线条,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设有圆形凸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设有圆形凹槽。
其中,所述圆形凸块与圆形凹槽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线条的上端间距(h)小于下端间距(H)。
其中,所述连接块的宽度(L)自下而上变小。
其中,所述连接线条的下端间距(H)与连接块的宽度(L)大小可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了金属注射成型二维CT X 射线二维准直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浆料制备,制备金属粉末,利用有机胶黏将金属粉末制成可注射的浆料;
S2:注射成型,设计金属注射成型的模具,利用金属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单片或一层的准直器部件;
S3:重叠部件,重叠由S2制造的准直器部件至所需的片数;
S4:粘结成型,将重叠好的二维准直器部件放入粘结剂中,进行粘接,形成二维准直器胚体;
S5:烘干固化,将上述二维准直器胚体放入恒温烘箱,按照粘结剂的固化特性将整个准直器进行固化;
S6:尺寸校正,对二维准直器的物理尺寸进行修正,完成整个制备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置黎源汇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置黎源汇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4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圆芯片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极化稀有惰性气体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