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头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3089.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姜龙;郭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贵飞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器 固定带 静脉留置针 婴幼儿 头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孔 侧边 长度方向设置 三角形锥台 对称设置 上下开口 侧面 保护盖 弧形边 可开合 上端 壳体 适配 贴合 凸起 转动 稳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头部防护装置,包括保护器、固定带A,所述保护器为三个倾斜的侧面围成的三角形锥台状壳体,保护器上下开口,保护器下端的三个侧边均为弧形边且三个侧边的弧度不同,保护器上端设置有可开合的保护盖,固定带A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固定带A对称设置在保护器其中两个侧面上,固定带A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带A的末端设置有与固定孔适配的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调整保护器的角度,保护器能够尽可能地稳固贴合在头部,对静脉留置针起到放护作用,防止婴幼儿乱抓造成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护具,具体是一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头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3岁这一时期的患儿缺乏自控能力,双手容易乱抓,尤其是在夜间睡眠中,无大人照看,患儿容易抓、拉导致留置针脱落,造成大量出血,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一般的静脉留置针都是采用透明敷贴固定,患儿头部容易出汗,所以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固定力度比较低;又或者护士担心患儿活动过多,不配合,抓留置针而引起脱管,以致弹力绷带固定太紧,这样留置针梗产生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患儿皮肤,小儿皮肤娇嫩,对外界刺激敏感,易造成针梗下方压疮,形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现阶段固定留置针的弹力绷带多为一次性的,不易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反复使用、稳固固定在患儿头部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头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头部防护装置,包括保护器、固定带A,所述保护器为三个倾斜的侧面围成的三角形锥台状壳体,保护器上下开口,保护器下端的三个侧边均为弧形边且三个侧边的弧度不同,保护器上端设置有可开合的保护盖,固定带A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固定带A对称设置在保护器其中两个侧面上,固定带A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带A的末端设置有与固定孔适配的凸起。
其中,还包括下巴托,下巴托包括固定带B和支撑托,支撑托为槽状,支撑托设置在固定带B中部,固定带B的末端设置有与固定孔适配的凸起A。
其中,保护器采用PP材质制成。
其中,保护盖顶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细密透气孔。
其中,保护器的三个侧面设置有条状的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有的静脉留置针防护装置端面多为圆形,公知的是,人体头部表面为不规则的弧面,且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位置各有不同,因此现有的静脉留置针很难稳固贴合在头部表面,容易脱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保护器下端的三个侧边均为弧形边且三个侧边的弧度不同,通过转动、调整保护器的角度,保护器能够尽可能地稳固贴合在头部,对静脉留置针起到放护作用,防止婴幼儿乱抓造成脱落;还设置有下巴托,能够进一步起到稳固作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延长,既能减轻患儿的痛苦与恐惧,也有利于血管的保护与急救,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且透气性良好,能够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保护器1、固定带A2、保护盖3、固定带B4、支撑托5、固定孔21、凸起A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3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