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动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42848.2 | 申请日: | 2018-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7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彭锐;邱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H21/21 | 分类号: | B63H21/21;B63H21/17;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冯健强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推进器 水下动力装置 变速手柄 供电装置 控制盒 本实用新型 调速信号 通信连接 无级变速 供电 运转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下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手柄、控制盒,供电装置,以及螺旋桨推进器;其中,所述控制盒分别与变速手柄、供电装置、螺旋桨推进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盒根据所述变速手柄发出的调速信号,控制所述螺旋桨推进器运转,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水下动力装置供电。通过设置变速手柄、控制盒,供电装置,以及螺旋桨推进器组成了水下动力装置,利用变速手柄控制水下动力装置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实现对螺旋桨推进器的无级变速,使其适应于水下的各种环境以及相应的设备中,实现多领域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下动力装置是探索水下工程的必备装置,如海洋研究、科学考察、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地球科学数据采集和海底资源调查等方面。随着对水下世界的不断的探索,因此水下动力装置需要适应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不能拘泥于某一个小的领域。
基于以上本申请提供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动力装置,通过设置变速手柄、控制盒,供电装置,以及螺旋桨推进器组成了水下动力装置,利用变速手柄控制水下动力装置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实现对螺旋桨推进器的无级变速,使其适应于水下的各种环境以及相应的设备中,实现多领域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动力装置,包括:变速手柄、控制盒,供电装置,以及螺旋桨推进器;其中,所述控制盒分别与变速手柄、供电装置、螺旋桨推进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盒根据所述变速手柄发出的调速信号,控制所述螺旋桨推进器运转,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水下动力装置供电。
具体的,通过设置变速手柄、控制盒,供电装置,以及螺旋桨推进器组成了水下动力装置,利用变速手柄控制水下动力装置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实现对螺旋桨推进器的无级变速,使其适应于水下的各种环境以及相应的设备中,实现多领域的应用。
具体的,通过变速手柄实现对螺旋桨推进器的无级变速,消除了“换档冲击”,使水下动力装置运行的更加平稳,无论螺旋桨推进器运行速度有多快,都可以使螺旋桨推进器保持最佳的动力范围,提高了电能利用效率、灵活地响应条件变化。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板和铝外壳;所述控制板通过灌封导热胶方式设置在铝外壳内。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铝外壳上设置防水接头。
具体的,控制盒实现了对水下动力装置传输信号的控制,通过灌封导热胶方式对控制板,以及防水接头进行封装,实现了防水,导热的功能;另一方面将防水接头进行封装,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由于拖拽引起的松动的现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变速手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调速开关;所述调速开关包括滚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及霍尔元器件;所述滚轮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呈角度设置在所述滚轮上,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设有所述霍尔元器件的容置位;所述霍尔元器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变速手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调速开关;所述调速开关包括滚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及霍尔元器件;所述滚轮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呈角度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设有所述霍尔元器件的容置位;所述霍尔元器件设于所述滚轮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变速手柄还包括:总开关,其包括触发机构和干簧管;所述触发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部分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触发机构上还设置有第三磁铁;并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所述干簧管进行磁力感应;控制总开关的开启和关断;所述总开关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触发机构沿所述壳体滑动位移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2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栖三体绿色快艇
- 下一篇:甲板防雨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