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冶金装置的给料出料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1943.0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3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文辉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3/00;B2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体 套筒 出料系统装置 粉末冶金 连接杆 给料 给料口 电机 配合 本实用新型 固定相连 实用性能 原料分散 烧结 卡槽 卡块 内壁 贴合 支架 溢出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装置的给料出料系统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侧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贴合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架与顶板固定相连。该粉末冶金装置的给料出料系统装置,通过框体和第一套筒的配合,在烧结的过程中,将框体放置到给料口的顶端,方便将粉末状的原料倒入减少溢出,避免浪费,通过圆盘和第二连接杆的配合,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在倒入原料时,原料落到圆盘上,在圆盘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因为惯性的作用,粉末状的原料分散的从圆盘与第一套筒之间的缝隙中掉入到给料口的内部,操作简单,实用性能强,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末冶金装置的给料出料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法与生产陶瓷有相似的地方,均属于粉末烧结技术,一系列粉末冶金新技术也可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粉末冶金包括制粉和制品,例如申请号为201620915091.6的专利,包括进料系统和输出系统,该专利虽然能够使粉末混合均匀,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粉末状的原料在投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堵塞,从而在烧结的过程中不够均匀,实用性能差,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冶金装置的给料出料系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末冶金装置的给料出料系统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侧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贴合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架与顶板固定相连,所述电机的底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顶板,所述转杆与顶板的连接处固定有轴承,所述转杆通过轴承与顶板活动相连,所述转杆的右侧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右侧固定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内壁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壁固定有卡块,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相连,所述圆盘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第二套环,所述顶杆与第二套环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套环通过第三连接杆与框体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与顶杆相邻,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活动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左右两侧均贴合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三连接杆固定相连,所述圆环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支杆,所述圆环的外部套接有外壳,所述外壳通过支杆与圆环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套筒的连接处底端固定有支座。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底端外壁固定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底端固定有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粉末冶金装置的给料出料系统装置,通过框体和第一套筒的配合,在烧结的过程中,将框体放置到给料口的顶端,方便将粉末状的原料倒入减少溢出,避免浪费,通过圆盘和第二连接杆的配合,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在倒入原料时,原料落到圆盘上,在圆盘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因为惯性的作用,粉末状的原料分散的从圆盘与第一套筒之间的缝隙中掉入到给料口的内部,通过电机和转杆的配合,通过顶板和第一连接杆的配合,电机通过转杆带动圆盘转动,从而为装置提供动力,避免堵塞的情况发生,操作简单,实用性能强,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机、支架和顶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圆盘、卡块和卡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圆环、支杆和凸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文辉,未经邱文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1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转炉炉后道轨称重装置
- 下一篇:海绵钛压制成型用弹性支撑下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