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室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41149.6 | 申请日: | 2018-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娟;唐培坚;刘博;李绪超;冷晓燕;臧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08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室内机 导风板 本实用新型 壳体 送风 凸起 出风口位置 一端设置 用户体验 出风口 导风槽 出风 直吹 偏离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位置处设置有导风板,在所述导风板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至少2个凸起,在相邻的凸起之间形成有偏离导风板出风方向的导风槽。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送风直吹用户、送风面积有限导致用户体验效果差角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出风口通常通过设计导风板结构实现出风导向效果,在出风口风量一定的前提下,单一的出风角度使得用户感受到的风是硬冷直吹人的,室内循环送风面积有限,导致用户体验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送风直吹用户、送风面积有限导致用户体验效果差角度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空调室内机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位置处设置有导风板,在所述导风板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至少2个凸起,在相邻的凸起之间形成有偏离导风板出风方向的导风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与导风板长边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的值为60-80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倾斜筋或V型弯折筋、弧形筋。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槽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导风板的出风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30-60度。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导风板包括有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板上方,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有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连接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有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板上,在2个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在第二导风板上设置有与骨架、壳体配合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导风板上的转轴和轴孔,所述骨架上设置有与转轴配合的骨架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轴孔配合的轴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为直线型或弧形,所述导风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上,所述第二导风板为波浪形/直线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或第二导风板为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面板罩壳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骨架,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位置处设置有导风板,在所述导风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至少2个凸起,在相邻的凸起之间形成有导风槽。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导风槽其偏离导风板的出风方向,可将流经导风槽的出风与原导风板出风方向成一定角度吹出,增大了送风角度,同时,通过导风槽可将导出的风吹到左右两侧边界位置处,与左右两侧的风进行混流,降低了温差,有效预防导风板左右两端因为温差大而产生凝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1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地送风新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诱导型低温制冷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