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人体感应防夹手装置的智能分类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39764.3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6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涛;邹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控制中心 投放箱门 本实用新型 防夹手装置 控制系统 人体感应 微动开关 用户信息 分类箱 防夹 智能 用户身份识别装置 红外人体感应 身份识别装置 分类处理 感知信息 接收用户 内侧边沿 箱体前部 信号连接 垃圾 触发件 投放口 传感器 夹伤 启闭 细化 感知 分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人体感应防夹手装置的智能分类箱,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多个用于存放不同物品的箱体,投放口的边沿处设置有防夹条,控制系统包括:用户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用户信息;智能控制中心,智能控制中心接收用户身份识别装置识别的用户信息并控制投放箱门的启闭;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设置于箱体前部且用于感知是否有人体存在,并将感知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微动开关,设置于投放箱门内侧边沿处且与智能控制中心信号连接,防夹条上设置有可触动微动开关开启的触发件。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投放箱门关闭时夹伤用户的手指,而且用户通过智能打开投放箱门,可以对垃圾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操作方便,提高垃圾的分类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人体感应防夹手装置的智能分类箱。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已经相当的重视,旧物、垃圾等废旧物品的分类早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将垃圾回收再次利用,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大量垃圾难以处理的问题,还大大节约了资源。但是如何更好的实现对垃圾进行分类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除了灌输意识、尽早让人们养成习惯之外,还要有高效的分类装置来支持。
现有垃圾分类回收现行的办法主要是在垃圾场对大批量的垃圾集中分类,其缺点是很难实现准确分类,回收的各个种类中含杂质成分较多,且设备较为庞大。垃圾分类最有效的方式是在源头就进行分类,但是目前常用的分类垃圾箱只是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收集,因此不能对垃圾进行高效的分类,而且现有的分类垃圾箱的投放口处的箱门在关闭时,容易夹伤用户的手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人体感应防夹手装置的智能分类箱,避免投放箱门关闭时夹伤用户的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人体感应防夹手装置的智能分类箱,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多个用于存放不同物品的箱体,所述箱体上部开设有用于投放物品的投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投放口处的投放箱门,所述箱体下部开设有用于取出物品的排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排放口的排放箱门,所述投放口的边沿处设置有防夹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用户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用户信息;
智能控制中心,所述投放箱门的启闭受控于智能控制中心,所述智能控制中心接收用户身份识别装置识别的用户信息并控制投放箱门的启闭;
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设置于箱体前部且用于感知是否有人体存在,并将感知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
微动开关,设置于投放箱门内侧边沿处且与所述智能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所述防夹条上设置有可触动微动开关开启的触发件。
当用户需要向箱体内投放分类的物品时,用户可以预先注册账户,然后通过用户身份识别装置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用户身份识别成功之后,智能控制中心控制对应的投放箱门开启,用户即可将所要投放的物品经由投放口投入箱体内,待投放完成之后,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人体是否存在,若无人体存在时,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若有人体存在时,投放箱门保持开启状态。
若红外传感器未能有效感应到用户的存在,且投放箱门关闭并且当用户手指放置于防夹条上时,随着投放箱门的逐渐关闭,防夹条上的触发件与逐渐靠近的投放箱门上的微动开关接触,触发微动开关启动,微动开关启动之后,会将启动信号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智能控制中心收到信号之后,控制投放箱门停止关闭,从而防止投放箱门夹伤用户手指。本实用新型中触发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可以为设置于防夹条上的凸柱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9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液的干湿两用回收器
- 下一篇:一种家庭用分类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