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9350.0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高薇;王恩伟;李新宇;戴子云;许蕊;赵松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腾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3/04;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收集管路 渗管 渗透式雨水井 再利用装置 雨水 灌溉区域 城市绿化 城市园林 道路边缘 地表径流 排水能力 用水压力 雨水渗透 灌溉水 有效地 再利用 斜坡 坡度 地势 平坦 滞留 灌溉 缓解 修建 延伸 | ||
公开了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路、Pe渗透式雨水井和返渗管,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设置于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Pe渗透式雨水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所述雨水收集管路与Pe渗透式雨水井连接;所述返渗管的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本公开的雨水再利用装置通过雨水收集管路将地表径流收集和滞留到Pe渗透式雨水井中,并通过返渗管将雨水渗透到预灌溉区域。本公开可以提高城市园林的蓄排水能力,有效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缓解城市绿化灌溉的用水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园林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绿地中常用的增加雨水蓄渗的方法包括建设下沉式绿地、增加生物滞留设施以及地下修建蓄水池等。上述方法较为单一,不但造价高,使用效率低,可选择植物种类较少,同时对绿地面积的要求也极为严格。雨水集中渗蓄利用范围有限、效率不够高,针对大城市新建公园的绿地面积普遍较小,地形较为复杂等特征,上述方法无法满足城市公园绿地增加雨水蓄渗能力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可以有效地将地表径流进行收集、滞留并下渗,并通过Pe式渗透雨水井和返渗管将雨水渗透入土壤深层。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
雨水收集管路,设置于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
Pe渗透式雨水井,设置为透水竖向深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
返渗管,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
优选地,所述返渗管和所述雨水收集管路均为软式透水管或硬质渗透管。
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管路的管径为200毫米,埋设深度为0.4-0.5米,所述雨水收集管路的外部设置有土工布层,用于隔阻泥沙。
优选地,所述Pe渗透式雨水井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返渗管的内径为100毫米,所述返渗管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预灌溉区域的另一端,所述预定坡度小于1%,所述返渗管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的一端的埋设深度为0.4-0.5米。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所述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管路、Pe渗透式雨水井和返渗管,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设置于斜坡底部或道路边缘,Pe渗透式雨水井,修建于地势平坦的低地,所述雨水收集管路与Pe渗透式雨水井连接;所述返渗管的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管路连接,另一端沿预定坡度延伸至预灌溉区域。本公开的雨水再利用装置通过雨水收集管路将地表径流收集和滞留到Pe渗透式雨水井中,并通过返渗管将雨水渗透到预灌溉区域。本公开可以提高城市园林的蓄排水能力,有效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缓解城市绿化灌溉的用水压力。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返渗管的雨水再利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返渗管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腾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腾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9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砂石渗井
- 下一篇: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