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工程墙体调灰抹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9085.6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倩;杜中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倩倩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储水罐 抹灰装置 补水管 多通管 上水管 墙体 支管 建筑工程 压力表 建筑工程领域 本实用新型 进水阀门 快速调节 喷洒部件 提升水泵 脚手架 出口端 湿润度 外侧壁 阀门 钩挂 连通 挂钩 水源 流通 施工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建筑工程墙体调灰抹灰装置,包括一压力储水罐,所述压力储水罐通过挂钩钩挂在脚手架上,在压力储水罐的下部外侧壁上连通设有一多通管,在多通管的各支管上分别设有一流通阀门,在各支管的出口端外侧分别设有一抹灰装置,在抹灰装置上活动设有一喷洒部件,在压力储水罐的顶部设有一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压力表,在压力储水罐的外侧设有一带进水阀门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通过上水管和设置在上水管上的提升水泵与地面上的水源相连。它结构设计合理,当建筑工人发现当前灰膏过干或湿度不够时可自行快速调节灰膏湿润度,调节步骤简单,可由每个施工工人根据自身使用的灰膏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建筑工程墙体调灰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墙体建造的过程中施工工人通常需要先用砖体将主体结构墙体垒起来,在砌墙的过程中相邻的砖体之间需要进行抹灰处理。目前目前所使用的灰膏通常为搅拌混合好的混凝土灰膏,抹灰过程中为了保证连接部位的施工牢固性和后期结构性能的稳定性通常需要灰膏保持一定的湿度,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灰膏混合后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其湿度较低,此时在使用此类的灰膏进行砌墙时通常就会导致所砌墙体之间连接牢固性不足,很容易在施工后期或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出现墙体开裂等情况,因此当高空作业的建筑工人在砌墙的过程中出现灰膏过干的情况时通常都会将过干的灰膏送回地面重新加水搅拌,这就导致施工工序繁琐,同时会影响施工进度,当不可避免的出现灰膏过干的情况时目前这种处理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墙体调灰抹灰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当建筑工人发现当前灰膏过干或湿度不够时可自行快速调节灰膏湿润度,调节步骤简单,可由每个施工工人根据自身使用的灰膏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调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工程墙体调灰抹灰装置,包括一压力储水罐,所述压力储水罐通过挂钩钩挂在脚手架上,在压力储水罐的下部外侧壁上连通设有一多通管,在多通管的各支管上分别设有一流通阀门,在各支管的出口端外侧分别设有一抹灰装置,在抹灰装置上活动设有一喷洒部件,在压力储水罐的顶部设有一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压力表,在压力储水罐的外侧设有一带进水阀门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通过上水管和设置在上水管上的提升水泵与地面上的水源相连。
所述抹灰装置包括一抹灰薄板,在抹灰薄板的顶部通过立柱连接一抓握把手。
所述抹灰薄板的底部为光滑平面。
所述抹灰薄板的前端两侧分别向其长度方向的中线靠拢。
所述抹灰薄板前端连接处为倒圆曲面。
所述抹灰薄板为中空设置的钢管,在钢管的两端内侧均设有与所述喷洒部件相连的内螺纹。
在钢管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一弹性防滑套。
所述喷洒部件包括一前端与钢管的后端通过内螺纹密封旋合连接的导液细管,所述导液细管的进水端与其对应位置上的分支管密封连通,在钢管的前段上设有一按压式阀门开关,在钢管的前端出水口处通过内螺纹密封旋合设有一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自由端向下倾斜并伸出抹灰薄板的一侧外部,在喷液管的端部设有一花洒式喷头。
所述按压式阀门开关为常闭式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当各个建筑工人发现当前灰膏过干或湿度不够时可自行快速通过打开与其抹灰装置相连的流通阀门来使压力储水罐内部的水流可以流出,然后通过控制按压式阀门的开启程度和时间就可以控制花洒式喷头的出水量,从而可以自行调节灰膏的湿度进而达到合适的湿度要求,保证施工质量,调节灰膏湿润度,调节步骤简单,设置多个抹灰装置可以分别与压力储水罐相连通,提供水流,每个工人在施工时都使用一个抹灰装置,从而整个装置可以协助多更个人进行调节灰膏湿度,调解时可由每个施工工人根据自身使用的灰膏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倩倩,未经王倩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9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