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J1850总线通讯协议的手持式汽车诊断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37839.4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5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涛;黄青;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泰瑞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赵爱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性连接 汽车诊断仪 按键电路 通讯协议 本实用新型 电源电路 诊断电路 诊断接口 转换电路 按键 壳体 电控电路 汽车 体内 | ||
1.一种基于J1850总线通讯协议的手持式汽车诊断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诊断电路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按键,所述诊断电路包括MCU控制器、VPW/PWM转换电路、LCD显示屏、按键电路及电源电路;所述多个按键与所述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按键电路及所述LCD显示屏均与所述MCU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MCU控制器还经由所述VPW/PWM转换电路与汽车的诊断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诊断接口与汽车的电控电路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VPW/PWM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控电路输出的数据流以及MCU控制器输出的故障消除指令进行电平转换,以使所述MCU控制器与所述电控电路之间的通信遵循基于J1850总线通信协议;
所述按键电路,用于输出不同触发信号至所述MCU控制器,以在所述LCD显示屏中对所述电控电路输出的数据流内的故障码进行查询;以及控制所述MCU控制器输出故障消除指令至所述电控电路,以进行故障的消除;
所述MCU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VPW/PWM转换电路与所述汽车电控电路进行信号通讯,以获取所述电控电路输出的数据流,且从所述数据流中获取故障码,并将所述数据流和所述故障码输出至所述LCD显示屏,以供所述LCD显示屏对所述数据流和所述故障码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J1850总线通讯协议的手持式汽车诊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VPW/PWM转换电路的信号端包括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第三信号端、第四信号端、第五信号端及第六信号端,所述VPW/PWM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一比较器、第一工作电压输入端及第二工作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六三极管及所述第八三极管均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及所述第七三极管均为PNP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连接节点为所述VPW/PWM转换电路的第一信号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及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的连接节点为所述VPW/PWM转换电路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VPW/PWM转换电路的第三信号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节点为所述VPW/PWM转换电路的第四信号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及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的连接节点为所述VPW/PWM转换电路的第六信号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电源端及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的连接节点为所述VPW/PWM转换电路的第五信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泰瑞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泰瑞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78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启动器综合测试电路
- 下一篇:手持式汽车诊断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