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110kV三相共箱母线的绝缘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6816.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0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龚泉;张雷;蔡钧;施红军;林坚;陈宇;山水鸿;刘凯;王楠;袁志兵;刘波;张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02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母线 壳体 导体 绝缘试验 绝缘套管 三相共箱母线 本实用新型 伸入 直动 三相盆式绝缘子 盆式绝缘子 活动连接 壳体连接 壳体一端 施加电压 试验过程 一步到位 占用空间 接地相 接线 母线 通孔 圆槽 容纳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110kV三相共箱母线的绝缘试验装置,包括绝缘套管,绝缘套管内设有单相导体,单相导体用于给三相母线施加电压,绝缘试验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一端与三相母线的三相盆式绝缘子连接,另一端与绝缘套管的单相盆式绝缘子连接,壳体上安装有三个与母线一一对应的直动结构,直动结构包括本体和动触头,本体与壳体连接,动触头与本体活动连接,单相导体伸入壳体的一端设有圆槽,三相母线伸入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动触头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三相母线在试验相和接地相两种状态之间随意切换,试验过程一步到位,无需繁琐的接线换相操作,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器技术领域的绝缘试验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110kV三相共箱母线的绝缘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试验是高压电器产品现场验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110kV GIS中,母线主要采用三相共箱母线,然后A/B/C三相从套管引出来。现有试验过程大多数是从出线套管端部施加绝缘试验电压。每做其中一项绝缘试验,另外两相接地,试验过程需要频繁换相接线,比较繁琐。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现有主流厂家采用110kV GIS三相共箱母线直接引出做绝缘试验的装置很少,且处于技术封锁状态,无法普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110kV三相共箱母线的绝缘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110kV三相共箱母线的绝缘试验装置,包括绝缘套管,所述的绝缘套管内设有单相导体,所述的单相导体用于给三相母线施加电压,
所述的绝缘试验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一端与三相母线的三相盆式绝缘子连接,另一端与绝缘套管的单相盆式绝缘子连接,壳体上安装有三个与母线一一对应的直动结构,所述的直动结构包括本体和动触头,所述的本体与壳体连接,动触头与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的单相导体伸入壳体的一端设有圆槽,所述的三相母线伸入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动触头的通孔,
试验时,所述的本体与壳体接地,所述的动触头在本体控制下,在通孔内往复运动,使对应的母线与单相导体上的圆槽连接,或使母线与本体连接,实现母线接地或加压。
所述的壳体呈圆筒形。
所述的本体与动触头卡合连接。
所述的动触头一端设有槽孔,所述的本体的一端设有柱销,所述的柱销与槽孔配合,当柱销与槽孔对准并进入槽孔后,本体转动,使柱销卡在槽孔中,此时本体可推拉动触头运动。
所述的本体内设通透的滑动腔,所述的滑动腔中设有滑动轴,所述的滑动轴一端设置柱销,所述的滑动轴在滑动腔中往复运动。
所述的单相导体上的圆槽内设有表带触指。
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观察窗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本试验装置,A/B/C三相可以在试验相和接地相两种状态之间随意切换,试验过程一步到位,无需繁琐的接线换相操作,占用空间小。
(2)直动结构的本体与触头卡合连接,操作方便。
(3)单相导体上的圆槽内设有表带触指,提高接触可靠性。
(4)壳体上设有观察窗口,动触头的位置状态可以通过观察窗进行观察,提高操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试验装置与绝缘套管和三相母线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试验装置的动触头使母线接地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6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