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孔贯通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5544.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7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汤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一精工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245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面 浇口 开孔 刀刃 刀具 本实用新型 头部主体 贯通 刀头部 刀体 对称 放电加工 加工效率 间隔对称 圆柱体型 内表面 圆柱型 光滑 生产成本 锋利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孔贯通刀具,包括圆柱型的刀体,及设置在所述刀体一端的刀头部,所述刀头部包括圆柱体型的头部主体和所述头部主体顶部的刀刃。所述刀刃具有对称的两个第一刀面和对称的两个第二刀面,所述第一刀面和所述第二刀面均为平面,且间隔对称分布。所述刀刃的顶端的最大宽度D2等于所述浇口的出口直径Φ。本实用新型的开孔贯通刀具,显著提高了浇口的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形成的浇口的切口较锋利,内表面光滑,明显比放电加工获得的浇口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开孔贯通刀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注塑模产品上加工浇口,通常采用放电加工方式,然而放电加工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1)、需要预先制作浇口形状的电极,然后再进行放电加工,因此,总的加工时间长。
(2)、浇口内表面粗糙,切口不锋利,毛刺较多,还需要用磨床抛光毛刺,导致处理工序增加,加工时间延长,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降低。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浇口加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浇口加工方法:在铣床上采用磨制的刀具加工浇口,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孔贯通刀具,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并提高加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孔贯通刀具,包括圆柱型的刀体,及设置在所述刀体一端的刀头部,所述刀头部包括圆柱体型的头部主体和所述头部主体顶部的刀刃;
所述刀刃具有对称的两个第一刀面和对称的两个第二刀面,所述第一刀面和所述第二刀面均为平面,且间隔对称分布;
所述刀刃的顶端的最大宽度D2等于所述浇口的出口直径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头部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刀体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刀体与所述刀头部之间具有圆锥台型的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头部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最大宽度D2。
根据本实用新型,两个所述第一刀面之间的夹角θ4为10-160度;两个所述第二刀面之间的夹角θ5为60-160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θ4为20-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θ5为90-15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开孔贯通刀具,可用于在铣床上加工注塑模浇口。由于不采用放电加工方法,因此无需预先制作浇口形状的电极,使得加工时间缩短为放电加工的一半,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开孔贯通刀具加工的浇口的切口较锋利,内表面光滑,明显比放电加工获得的浇口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开孔贯通刀具,也可用于产品上孔的开口。
附图说明
图1为待加工产品沿着浇口对称面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的开孔刀具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刀头部的主视图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刀具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一精工模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第一精工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5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机器人自动化去毛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转塔铣面加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