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装生产线的分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4976.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3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施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柏亚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7C7/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输送带 灌装 回送 灌装生产线 回料输送带 上料输送带 输送带末端 分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 灌装装置 倾斜设置 取瓶机构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回收 衔接 包装瓶 带始端 上料 始端 平行 承载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灌装生产线的分送机构,主要包括灌装装置、灌装输送带,所述灌装输送带上运输若干底座,底座上承载包装瓶,所述灌装输送带一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底座回送带,所述灌装输送带末端通过回料输送带与底座回送带始端衔接,底座回送带末端通过上料输送带与灌装输送带始端衔接,所述回料输送带与上料输送带的宽度均大于底座宽度、小于两倍底座宽度;所述灌装输送带末端上方还设有倾斜设置的取瓶机构。针对底座的回收循环,采用对接输送带进行对接回收及上料,使底座进入底座回送带上,再重新回送至灌装输送带上,如此循环,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生产设备,特指一种灌装生产线的分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灌装设备对异形包装瓶的灌装,大多数是采用人工放瓶、人工取瓶,其原因是异形包装瓶结构不规则,无法通过输送带均匀输送,不同批次的包装瓶难以在同一台灌装设备上进行相同操作,而采用步进输送带则灌装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灌装生产线的分送机构,采用底座承载异形包装瓶可有规则进行运输灌装,同时实现底座回收循环,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装生产线的分送机构,主要包括灌装装置、灌装输送带,所述灌装输送带上运输若干底座,底座上承载包装瓶,所述灌装输送带一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底座回送带,所述灌装输送带末端通过回料输送带与底座回送带始端衔接,底座回送带末端通过上料输送带与灌装输送带始端衔接,所述回料输送带与上料输送带的宽度均大于底座宽度、小于两倍底座宽度;所述灌装输送带末端上方还设有倾斜设置的取瓶机构。
上述方案中,取瓶机构为夹瓶输送机,且取瓶机构根据灌装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进一步的,灌装输送带、回料输送带、底座回送带、上料输送带均为同步运行,即底座由灌装输送带依次进入回料输送带,底座回送带、上料输送带,最后重新进入灌装输送带,相邻两底座的距离保持不变。
优选的,灌装输送带上还设有自动拍盖机和/或自动锁盖机。
进一步的,取瓶机构前端倾斜设置,末端水平设置,且取瓶机构末端下方设有出料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针对异形瓶的灌装工序,通过底座承载包装瓶进行均匀输送,使其灌装过程规则有序,同时设置回料输送带与上料输送带分别与底座回送带、灌装输送带形成有效对接,将底座进行循环回收,回料输送带配合取瓶机构实现底座与包装瓶的分离,该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整体流畅稳定,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柏亚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柏亚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49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车式物料过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品制造装置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