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节突成形手术用磨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4552.6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彭惠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梓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563204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导管 磨头 往复装置 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成形手术 调节装置 磨柄 关节 手柄 二次固定 移动操作 出水孔 进水孔 磨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突成形手术用磨钻,包括磨头(1)和外导管(2),在所述磨头(1)上设有磨柄,该磨柄穿设在外导管(2)中,所述外导管(2)穿设在支撑杆(21)中,在所述支撑杆(21)上还设有进水孔(211)和出水孔(212);在所述外导管(2)上还设有往复装置,在该支撑杆(21)上设有调节装置,在所述调节装置和往复装置之间还设有手柄(10)。本实用新型利用移动操作套的位置,以达到调节磨头磨削深度的目的,避免了磨头二次固定的误差,往复装置提高了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构简单实用,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组织磨出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关节突成形手术用磨钻。
背景技术
现目前,手术用磨头的深度调节,在手持部位不动的情况下,一般是调节磨头刃口的伸出长度,但是,由于手持位置与磨削位置之间的距离加大,手持部位又是没有倚靠的位置,手部如果有抖动,这样的磨削准确度反而会降低,甚至会对磨削位置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也就不能保证磨削操作的安全性了;另外,手术用磨钻通常都是利用刀头的单向转动对骨组织进行磨削,单向转动使得刀头对骨组织的瞬时磨削量较大,创伤面较大,骨组织恢复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控制手持位置,以有效调节磨头工作深度,并有效控制磨削质量的关节突成形手术用磨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关节突成形手术用磨钻,包括磨头和外导管,在所述磨头上设有磨柄,该磨柄穿设在外导管中,所述外导管穿设在支撑杆中,在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孔连接有出水管;在该支撑杆上设有一段环形槽,在该环形槽位置处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操作套和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套设在环形槽上,在该调节座外侧壁上设有弹性装置,在所述弹性装置的外侧套设有操作套,拨动操作套,由弹性装置带动调节座在环形槽上移动,移动到位时,调节座与环形槽上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控制手持的位置,以有效调节磨头的工作深度;
在所述外导管上还设有往复装置,在所述调节装置和往复装置之间还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套设在支撑杆上。
采用以上结构,沿外导管的轴向拨动操作套,操作套弹性装置带动调节座在环形槽上移动,当磨削位置的深度较浅时,缩小手持的位置与磨削位置之间的间距,磨头转动造成的轴向跳动降低,能降低磨削位置的损伤,提高了磨削质量;当磨削位置的深度较深时,只需要拨动操作套,使手持的位置与磨削位置之间的间距增大即可,在不影响磨头装夹的前提下,磨头转动造成的轴向跳动不会改变,能降低深处磨削位置的损伤,保证各个位置的磨削质量;移动到位时,调节座与环形槽上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提高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设置往复装置,磨头在往复旋转运动处理骨组织时会更平稳,能提高骨组织的磨削面或修复面的处理效果,伤口恢复更快,也能很好的控制磨削量,结构简单实用,操作便捷;手柄的设置便于手持调整。
为了便与移动和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装置限位套和限位环,所述限位套套设在外导管的外壁上,在所述调节座的外侧壁环设有第一环状凸台,在所述第一环状凸台上对称设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嵌设有一个钢球,所述钢球均冒出第一环状凸台外侧壁所在平面,该钢球与环形槽的对应位置卡接定位;在所述操作套的内侧壁上对应第一环状凸台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环状凸台,所述钢球冒出第一环状凸台的一端与第二环状凸台外侧壁的对应位置抵接。
为了使移动更顺畅,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环状凸台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在所述第一弹簧上还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第一弹簧相连接的一端套设在调节座的外侧壁上;在所述第二弹簧上还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接在调节座对应端的外侧壁上。
为了便于生产,同时实现安装部件之间的联动,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环状凸台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台阶孔,所述限位套插设入对应第一弹簧一端的台阶孔内,该限位套的外侧壁与台阶孔对应位置的内侧壁配合连接,所述限位套的内侧壁与调节座外侧壁的对应位置贴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梓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梓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4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