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3265.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0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思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歧管 主管体 气囊 活塞 通气管路 第一端 气管切开套管 连通 压力调节螺栓 螺栓 排泄 压缩弹簧 预定压力 可拆除 有压力 盖帽 内气 筒体 外部 主管 | ||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在其第一端设置有气囊,气囊与通气管路连通,通气管路的末端上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包括主管体;主管体形成为直的筒体;主管体的第一侧形成第一歧管,主管体的第二侧形成第二歧管;第一歧管、第二歧管与主管体连通;主管体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通气管路连接;主管体的第二端连接有压力调节螺栓,第二端内气密性地设置有活塞,在活塞与压力调节螺栓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第一歧管、主管体的第一端位于活塞的第一侧;第二歧管、主管体的第二端位于活塞的第二侧;第一歧管用于向气囊注入空气;第二歧管用于在气囊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向外部排泄气囊内的空气;第二歧管的端部可拆除地设置有盖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被广泛应用于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具体使用时,将气管切开套管插入气管中,然后将气管切开套管与呼吸机连接,为患者提供氧气。
常见的气管切开套管,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本体10以及在其远端部形成的充气的气囊20,以将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内壁之间的空隙密封;通气管路30 通过其端部的接头31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冲洗通道40在其端部形成接头 41,通过注射器对气囊上方形成的积痰进行稀释后吸出。
由于气管切开套管是插在患者的气管中的,气囊中的压力会对气管内壁造成压迫,如果压力太小,容器造成密封不严的问题,气囊上部的积痰容易漏到肺部中,积痰中含有大量细菌,极易造成肺部感染,尤其是在稀释积痰的过程中,更是容易造成稀释的痰液漏到肺部中;如果压力太大,长期压迫的后果是气管内壁组织失去弹性,尤其是使得气管与食管之间的隔膜层(平滑肌)受损,造成气管食管瘘。
气囊处于患者的气管内,其内部压力很难被测量,护士往往仅能靠经验来掌握注入的气体的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其能够提前设定气囊的压力值,如果气囊中的压力大于该设定压力值,则气囊中的气体会自动排放,直至气囊的压力达到该压力值时为止。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在其第一端设置有气囊,气囊与通气管路连通,通气管路的末端上连接有接头;
所述接头包括主管体;主管体形成为直的筒体;主管体的第一侧形成第一歧管,主管体的第二侧形成第二歧管;第一歧管、第二歧管与主管体连通;
主管体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通气管路连接;主管体的第二端连接有压力调节螺栓,第二端内气密性地设置有活塞,在活塞与压力调节螺栓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第一歧管、主管体的第一端位于活塞的第一侧;第二歧管、主管体的第二端位于活塞的第二侧;
第一歧管用于向气囊注入空气,第一歧管的端部设置有单向气阀;
第二歧管用于在气囊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值时向外部排泄气囊内的空气,以使得气囊内的压力下降到预定压力值;第二歧管的端部可拆除地设置有盖帽。
优选地,所述主管体形成为透明的;所述压力调节螺栓形成为预定颜色的;在主管体的第二端外出形成有压力刻度,以指示所述设定的压力值。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当注入气囊的气体太多而导致气囊的压力太大时,气囊内的多余气体会通过第二歧管排泄出来,使得气囊内的压力回到预定压力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气管切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气管切开套管的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3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套管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