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电池盖板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2724.6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张勇杰;刘聪毅;齐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盖板 泄压阀 电池 本实用新型 盖板 电解液 注液孔 阻隔 壳体开口处 动力电池 进口位置 气体通过 供气体 进口处 电芯 壳体 外漏 泄压 体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电池盖板的电池。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芯以及安装在壳体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注液孔,注液孔内安装有泄压阀,该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泄压阀的进口处、仅供气体通过并阻隔液体的滤液片。通过在泄压阀的进口位置设置滤液片,能够阻隔电解液而仅使气体通过,这样不仅起到泄压的作用,也避免了电解液外漏,保证了电池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电池盖板的电池。
背景技术
纯电动车辆技术日臻成熟,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渐趋完善,动力电池是各种电动车辆的主要能量载体和动力来源,也是电动车辆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动力电池的大量使用,电池安全性问题越发突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如果电池内部气体聚集无法排出,在内部气体压力较高时会导致电池膨胀爆炸,十分危险。
现有技术中也有很多释放电池内部气体的安全措施,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45463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及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43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分别公开了两种电池,其电池的盖板通过在注液孔内安装泄压阀来实现在电池内部产生气体且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通过泄压阀实现电池内部的泄压,以对电池进行保护。但是,这些泄压方式在电池内部气压较大时,有时会造成电池内部溶液随气体漏出,不仅造成污染,而且也致使电池因缺液而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以解决现有的电池泄压方式容易导致内部溶液漏出而导致污染和电池失效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该动力电池的电池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芯以及安装在壳体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注液孔,注液孔内安装有泄压阀,该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泄压阀的进口处、仅供气体通过并阻隔液体的滤液片。通过在泄压阀的进口位置设置滤液片,能够阻隔电解液而仅使气体通过,这样不仅起到泄压的作用,也避免了电解液外漏,保证了电池的性能。
进一步地,将滤液片固定设置在泄压阀上,简单方便,而且采用较小面积的滤液片即可实现阻隔电解液的作用。优选地,滤液片沉在板体上的注液孔内,不干涉壳体内的电芯布置;滤液片优选为PP或PE滤片。
当然,根据使用的需要,泄压阀优选为常闭式弹簧阀。
为了便于阀的安装,注液孔的内壁上设有朝外的限位台阶,泄压阀的阀座被限位台阶所挡止定位,而且由于通过滤液片阻隔电解液漏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补充和更换电解液,这样将泄压阀焊接在注液孔处能够保证泄压阀与电池盖板可靠连接。
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泄压阀的泄气量选择为1ml/min-1000ml/min即可。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板体上在靠近电池负极位置处还设有通过自身变形而释放一定压力的气压敏感型接触装置,双重保护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盖板,包括条形板体,板体上设有注液孔,注液孔内安装有泄压阀,该盖板还包括设置在泄压阀的进口处、仅供气体通过并阻隔液体的滤液片。通过在泄压阀的进口位置设置滤液片,能够阻隔电解液而仅使气体通过,这样不仅起到泄压的作用,也避免了电解液外漏,保证了电池的性能。
进一步地,将滤液片固定设置在泄压阀上,简单方便,而且采用较小面积的滤液片即可实现阻隔电解液的作用。优选地,滤液片沉在板体上的注液孔内,不干涉壳体内的电芯布置;滤液片优选为PP或PE滤片。
当然,根据使用的需要,泄压阀优选为常闭式弹簧阀。
为了便于阀的安装,注液孔的内壁上设有朝外的限位台阶,泄压阀的阀座被限位台阶所挡止定位,而且由于通过滤液片阻隔电解液漏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补充和更换电解液,这样将泄压阀焊接在注液孔处能够保证泄压阀与电池盖板可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27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良好耐重负荷放电性能的蓄电池
- 下一篇:电池连接件及电池